1820 何多苓 唐雯 李小明 潘令宇 1980年作 我们曾唱过这首歌
LOT号 | 1820 | 作品名称 | 何多苓 唐雯 李小明 潘令宇 1980年作 我们曾唱过这首歌 | ||
作者 | 李小明 李小明 李小明 李小明 李小明 李小明 李小明 何多苓 唐雯 潘令宇 | 尺寸 | 101×170.5cm | 创作年代 | 1980年作 |
估价 | 1,600,000-2,600,000 | 成交价 | RMB 3,450,000 | ||
材质 | 布面油彩 | 形制 | |||
出版 《美术月刊》,P26, 中国美术家协会,1981年版第1期 展览 1980年,第二届四川青年美术展览会,成都 说明 1.附1980年四川青年美术展览会本作品展出标签原件 2.画布背面另有佚名习作 我的早期作品你可以把它理解为伤痕,但这种伤痕是一种表象,一种符号,实际上是想表现它后面的一种诗意。你可以把伤痕看作是诗意的一种,但那里面并没有包含苦难,而是美。 ——何多苓 知青时代的何多苓是充满诗意的人,热爱阅读。波德莱尔、兰波、叶芝、艾略特等的诗歌中充满了飘忽不定和不可捉摸、无法言说却欲言又止的情愫,那种若有若无的、与现实若即若离的神秘感令他心驰神往。因此他在自己的绘画中也追求着那种隐于表象背后的东西,画面充满了含混性、不确定性和隐秘性。从《春风已经苏醒》到《青春》,再到《乌鸦是美丽的》,在整个八十年代中何多苓不断提炼其绘画作品中的“形式感” 与“精神性”,将关于“旧时光”和“知青时代”的某种无法言说的情结提升到诗意的境界。 1981年何多苓研究生阶段创作的《春风已经苏醒》被公认为其首次面世的个人重要作品。在此之前,何多苓与同窗唐雯、李小明、潘令宇一同创作了《我们曾经唱过这支歌》,该件作品在1980年第二届四川青年美展展出,引起艺术界热烈反响,并于次年与罗中立《父亲》、陈丹青《西藏组画-进城》等作品一起选登于《美术》杂志第1期。《我们曾经唱过这支歌》(Lot 1820) 是何多苓真正意义上第一次在公开展览展出作品,象征着一颗艺术新星冉冉升起。 《我们曾经唱过这支歌》(Lot 1820) 中乡下插队的知青农忙后沐浴更衣,大家坐在院子里闲聊享受片刻的宁静,有人提议为何不大家一起唱一支歌,追忆过往展望未来。作品中人物迷离的眼神以及空间中蔓延的忧郁,均源于艺术家们本真的诗性表达。从人物唯美、优雅的形象可以看出何多苓等人对绘画性的重视以及其坚实而全面的造型功底,绘画技巧与他们丰富的生活阅历与融合无间最终呈现出如此佳作。 仅仅将《我们曾经唱过这支歌》(Lot 1820) 贴上“伤痕情结”的标签是对学生时代青年何多苓心境的误读。何多苓曾说:“我的早期作品你可以把它理解为伤痕,但这种伤痕是一种表象,一种符号,实际上是想表现它后面的一种诗意。你可以把伤痕看作是诗意的一种,但那里面并没有包含苦难,而是美。”何多苓与唐雯、李小明、潘令宇创作《我们曾经唱过这支歌》(Lot 1820) 时想表达下乡青年对未来模糊的想法,“一切都是朦胧的,并非很伤感,过分的苦难并不典型。”这件作品并不是对特殊运动的批判,而是告诉观众知识青年的问题即将在新的时代成为历史,人们可以在读画的过程中找到引发自我共鸣的角度,更珍惜当下的生活,不同人有不同感受,可以是愉悦也可以是伤感,这是艺术的魅力所在。 在创作《我们曾经唱过这支歌》(Lot 1820) 一年后,何多苓在世界美术杂志上看到安德鲁·怀斯的作品,安德鲁·怀斯高度物质化、细腻而硬朗的画风使何多苓深受震撼。参照安德鲁·怀斯作品的表现力,何多苓创作了毕业作品《春风已经苏醒》,这件作品何多苓个人创作的开山之作描绘了一个农家女孩与水牛、小狗坐在草地上吹着春风的场景,虽是写实题材,但观众从中读出的是知识青年从乡村回归社会后那种怀揣希望又有些许迷茫的心态。这种现实主义表现手法与《我们曾经唱过这支歌》一脉相承,《我们曾经唱过这支歌》(Lot 1820) 中几个知识青年的形象其实映射的是艺术家自己的记忆,何多苓画的是自己在农村的经历,并赋予记忆特殊意义。《我们曾经唱过这支歌》(Lot 1820) 与《春风已经苏醒》没有强烈的戏剧性或风格化的描写,亦没有文学性或政治性的隐喻,而是直观地描摹对象,以质朴诗意的方式再现了平凡生活中的瞬间。这种没有明显政治取向而切实反映青年心绪的作品在80年代显得尤为独特,均被选刊于《美术》杂志,引起了广泛关注。何多苓用动人的形象和细腻的技巧诉说着社会转型中人们内心的生命力,矢志不渝地用诗化的图像语言呈现所观察到的世界与自我精神世界的合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