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0150 杨佴旻 2012年作 禁果 (共两件)

禁果
拍品信息
LOT号 0150 作品名称 杨佴旻 2012年作 禁果 (共两件)
作者 杨佴旻 尺寸 尺寸不一 创作年代 2012年作
估价 120,000-180,000 成交价 RMB 207,000
材质 雕塑 形制
出版:《他的史诗——杨佴旻新水墨画中国巡回展图册》(2013年)。

展览:“他的史诗——杨佴旻新水墨画中国巡回展”2012年10月6日—2013年9月27日 北京站、南京站、大连站。
艺术没有国界 笔墨当随时代
——杨佴旻艺术世界探析
第一眼看杨佴旻的画《花与果》,不由惊异于其色彩的绚丽明亮,画中的平和静寂,一种快乐宁静温暖雅致的生活气息扑面而来。这种在宣纸上呈现出的亮丽斑斓的色彩,原本只是在西方油画中才有的美,就这样被画家杨佴旻自由挥洒。
有评论家如此评价,杨佴旻把水墨画从传统型推进到了现代型,他以敏锐的观察力和非凡的表达力,成功地融汇了东西方绘画,创作出了独树一帜的笔墨色新规范,开创了水墨画的“笔墨与色彩”的新境界。
日前,杨佴旻的一幅风格鲜明的作品《厨房》在北京保利2011年春季拍卖会上经过一番激烈的竞拍,最终以人民币184万元的价格被某藏家拍得。杨佴旻作为新水墨画潮流的著名代表人物,此次其拍品价格突破百万,宣告标志着新水墨画赢得了业界进一步认知,也开始迈入了顶级艺术品行列。
画画从玩开始
杨佴旻作为新水墨画的领军人物,兼有画家、美学博士、诗人等多重身份,是活跃于国际画坛的中国艺术家。他同时还担任南京艺术学院新水墨画研究所所长、日本东洋美术研究所客座研究员、美国圣赛德艺术中心客座研究员、北京文艺网总编辑等职,著述颇多。
杨佴旻的画,充满东方精神的水墨风格,融汇传统与现代绘画技法,曾荣获美国“首届哥伦比亚世界绘画贡献奖”,并多次获得国内外重大绘画奖项。曾在中国美术馆、炎黄艺术馆、美国帕斯高艺术中心、法国拉劳美术馆、日本春日美术馆等地多次举办的个人画展,广受欢迎,其作品被中、美、日、法、荷等多国著名美术馆及艺术机构收藏。
无可否认,每一个艺术家的成长仿佛都可以追随到其童年时期,艺术种子的胚芽开始孕育。自小生长在河北省曲阳的杨佴旻出生一个世代工匠之家,父亲从事雕刻,也许艺术的熏陶就是从这里开始。
杨佴旻告诉记者,他从小喜欢画画,小时候,家里有一些古典书籍《红楼梦》、《西游记》、三言二拍等等,里面有一些插图,最开始的绘画就是来源于此。他说,“我画画是从玩开始的,就像有的孩子喜欢玩石子。12岁那年开始跟老师学习水墨画,从临摹《介子园》入手。那时找不到其它的学习资料,不得不反复临摹那套画谱,几年下来一套画谱被临的烂熟,特别是山水卷,竟能背着画出每页的内容来”。
由于绘画技艺突出,杨佴旻少年时代得到特批进入大学深造,青年时代放弃大学老师那份很有前途的职业,东渡日本、远赴美国、游历欧洲。现在,杨佴旻在日本、美国、北京都有自己的个人画室。
开创新型水墨画
杨佴旻回忆,毕业后就留校当老师,那时正赶85美术新潮,他开始由画水墨画转向画油画,同时开始探索水墨画的新技法。他告诉记者,“我当时的画卖的很好,单幅都在千元左右,在当年来讲算是收入非常高的。正好有日本的画廊邀请去当签约画家,于是当老师没三年就辞职去了日本”。
杨佴旻说,我的试验田就是宣纸。他改变水墨画以墨色为主的传统,在宣纸上画出斑斓的色彩——这些年,杨佴旻就是这样一再颠覆传统,开创了一种新型的水墨画。
在日本名古屋,杨佴旻不但成为当地顶级画廊唯一一位签约的外国画家,而且还拥有了连当地画家都不敢奢望的150平方米的个人画室。当时,杨佴旻的水墨画新技法同样也引起了日本业界及媒体的关注,日本媒体称杨佴旻是“把水墨推向现代的艺术家,他的画作已经是现代与传统相结合的艺术。”
杨佴旻谈到,“原来在我们的意识里,宣纸上是画不出亮丽色彩的。事实证明,那是我们的实践还不够,是我们的足迹还没有到那里——宣纸上同样也能表现斑斓的色彩。到了现在,如果我们还墨守着那单色,岂不如同不让一个少女穿色彩鲜艳的衣裳一样吗?”
为此,他一再呼吁∶在宣纸上进行试验,在你的墨色里添加上颜色吧,你的画面一定会更具魅力!
笔墨当随时代
“面对着万紫千红的世界,为什么要把水墨画定格在单色上呢?因为它的名字叫水墨画吗?”杨佴旻感慨道。
文化艺术也不应落后于这个时代,拿水墨画来说,如果仅是单一的临摹传统所谓精华的东西,没有任何的创新改变,那么这就是一种停滞,甚至倒退。正所谓笔墨当随时代,杨佴旻认为,用中华民族的传统精髓,真实地表达现代中国的情景与生活。
1992年一幅静物《白菊花》,是杨佴旻创作思想的一个新开始,具有标志性的意义。以前的水墨画,即使有色彩,也只是一种辅助作用,是对墨色的补充。而在杨佴旻的画里,色彩既可以是次要辅助,也可以承担主要角色。杨佴旻的艺术实践改变了水墨画以墨色为主的传统画面效果。他用实践告诉人们,在宣纸上完全可以画出斑斓的色彩。有文字如此写道,杨佴旻根植于中国,融汇西方,大胆进取,锐意革新,成功地跨越了东西方文化的鸿沟,拓展了绘画更为广阔的艺术天地。
杨佴旻说:生在今日,中国艺术家只能做而且只该做当代的事情。他的理想是援水墨画于现代世界,让传统艺术精神在全球化时代安家落户。将色彩融入水墨空间,让逸笔写意的画面呈现生命的斑斓,说实在的,这项探索充满艰辛。通过色彩,杨佴旻渴望走出古代艺术家的孤独和虚灵境界,而拥抱色彩斑斓鸢飞鱼跃的生命世界,同时让水墨风景保藏着笔墨的飘逸与意境的空灵。
有评论家认为,推进当代中国画有两种转向——向外转向色彩,而向内转向心灵。转向色彩,是以西方画语系统矫正中国画语系统,在脆薄的宣纸上写出了宇宙气势。转向心灵,则是以中国画语系统纠偏西方话语系统,在坚硬的画面上挥洒出生命的旋律。杨佴旻的探索明显有一种自觉的取向,不是延续西化中国,而是力图“以中化西”。
“以中化西”,就是以中国传统主动去融汇与化合西方传统,从而当代语境中创造属于自己的新传统,为古典的传统添加新质。“以中化西”,是当代中国在全球时代多元文化语境下而采取的一种策略,主动而非被动地遭遇西方文化,以自体为中心而非以他者为中心选取文化资源。这是中国当代艺术所由之正道。而杨佴旻的探索所带来的启示,也许正是传统水墨画的复兴之道。
艺术没有国界
东方与西方、传统与现代、多文化多时空的融合将是今后世界美术的发展趋势,杨佴旻回忆2000年在美国的一次画展,一位喜欢禅宗、喜欢中国文化的美国老太太,看到杨佴旻的画后,激动地落泪了。她说她喜欢中国,她想了解中国,但是看以前的中国画,她只能是欣赏,敬而远之。而这次她懂了,她说杨佴旻的画有一种心灵上的沟通,感情上的共鸣。
可以这样认为,杨佴旻的水墨画,是中国的,更是世界的。他的优胜就在于此。真正的艺术,正如杨佴旻的水墨画一样,它没有国界,它不失传统但又超越了传统。
杨佴旻说,中国经济、社会已经逐步现代化,整体而言,中国画还在“传统”的山水花鸟中自娱,走中国画现代化的道路,不应是21世纪中国画人还在讨论的问题,毋庸置疑,革新开放的文化艺术才是有生命力的。
杨佴旻说:“文化艺术,科学技术是人类所共有的”,中国的社会在发展,在融合传统,在融合东西,在朝着一个更人性化、更世界化的方向发展。
杨佴旻认为,“不要总认为大事件才是刻画的主题,细微——正是通向大境界的法门”。他说:我的题材什么都有,人物、动物、静物、风景等,我是要说——水墨画什么都可以表达,不单是传统的,也是可以画现代的。我的题材有人物、静物、风景等等,不是单一的,但它们在气韵和精神上是贯通的。去表现最普通的、司空见惯的东西,借助于它们去张扬生命、颂扬和平。
的确,杨佴旻笔下的水果、鲜花、房间、小院……平凡而富有人情味的普通人的生活。恬静淡雅、超脱尘世,看人看画、看画看人,无疑不是一种精神上的享受。
杨佴旻说,在艺术风格上虽然是行色不一的,但通往大境界的法门却是一样的。当飞机冲向高空,当它超越云层之后,那些或山或水或晴或雨的都不见了,呈现在眼前的是一片阳光。凡事到达一定高度都是相通的,也是说人性是相通的。
“我的一切都被制约着。我爱天上的明月,可我却不能抚慰它,像白云一样在穹宇间飘逸”,杨佴旻如此写道。也许这,正是杨佴旻对艺无止境的探索与追求的最好诠释。
杨佴旻,中国曲阳人,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美学博士,北京文艺网总裁,南京艺术学院校董,南京艺术学院新水墨画研究所所长,河北大学客座教授、日本东洋美术研究所客座研究员、美国圣赛德艺术中心客座研究员。曾任名古屋艺术潮国际企划委员长等。
杨佴旻是当代中国绘画的重要画家,他长期致力于中国画的革新与开拓,对中国绘画的传统与未来发展具有充分的思考,具有丰富的国际学术背景。长期以来,他坚韧不拔地探索东西方绘画语言的不同美学观念,致力于水墨画的现代化发展、进行了不懈地多层次的深刻实践,发现并成熟了具有独特杨氏特色的新技法,影响广泛,形成了鲜明的艺术风格。
其作品曾在中国、日本、美国、法国、意大利、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重要美术机构举办个展;曾获都灵国际美术展特别奖、哥伦比亚首届世界绘画贡献奖、现代金陵水墨画传媒展评委大奖等国内外重要奖项;作品曾被中国美术馆、关山月美术馆、黄胄艺术基金会、美国圣赛德艺术中心、日本本田艺术博物馆、法国拉劳美术馆、荷兰圣安纳美术馆等艺术机构和个人收藏;杨佴旻着有画集,诗集,美术专着等多种。
个展:
1995年 “杨佴旻水墨画展”,东京中川画廊(日本)。
1997年 “杨佴旻水墨画展”,北京音乐厅画廊(中国)。
1998年 “杨佴旻水墨画展”,洛杉矶纳德画廊(美国);
“杨佴旻水墨画展”,大阪梅屋画廊(日本)。
1999年 “杨佴旻水墨画展”,中国美术馆(北京);
“杨佴旻作品展”,名古屋圣艺术画廊(日本);
“东方与西方:杨佴旻水墨画展”,洛杉矶纳德画廊(美国)。
2000年 “东方与西方的融合——杨佴旻水墨画展”,帕斯高艺术中心(佛罗里达);
“东方与西方的融合——杨佴旻水墨画展”,拉劳美术馆(法国);
“杨佴旻作品展”,圣艺术画廊(日本);
“东方与西方——杨佴旻水墨画展”,洛杉矶纳德画廊(美国);
共同发起“名古屋艺术潮”展,任国际企划委员长。
2001年 “东西之间——杨佴旻作品展”,庸画廊(日本);
“东方与西方的融合——杨佴旻水墨画展”,洛杉矶纳德画廊(美国);
“杨佴旻水墨画展”,北京国际艺苑美术馆(中国)。
2003年 “两个半球的艺术情恋‘东西之间’——杨佴旻水墨作品展”,可创艺苑(北京);
“东西之间:杨佴旻水墨画展”,庸画廊(日本);
“东西之间——杨佴旻水墨画展”,名古屋圣艺术画廊(日本);
“东方与西方的融合——杨佴旻水墨画展”,洛杉矶纳 德画廊(美国);
“东西之间——杨佴旻水墨作品展”,白川画廊(日本)。
2004年 “东方意蕴”杨佴旻水墨画展,北京炎黄艺术馆(中国);
“东西之间——杨佴旻作品展”,名古屋圣艺术画廊(日本);
“东方与西方的融合——杨佴旻水墨画展”,洛杉矶纳德画廊(美国);
“现在的中国——杨佴旻水墨画展”,格林特画廊(荷兰)。
2006年 “中国旅日艺术家杨佴旻主任研究员个展”,台湾枕石画坊(台湾);
“现在的中国——杨佴旻水墨画展”,哥伦比亚肯特画廊(美国)。
2007年 “现在的中国:杨佴旻水墨画展”,奥利特画廊(意大利);
“通向东方——杨佴旻绘画展”,肯特艺术中心(美国);
创办北京文艺网,任总裁。
2011年 “继往开来——新水墨画家杨佴旻作品展”,庸画廊(东京);
“通向东方的路——新水墨画家杨佴旻作品展”,肯特画廊(美国);
南京艺术学院新水墨画研究所成立,任研究所所长。
2012年 “他的史诗——杨佴旻新水墨画中国巡回展”新闻发布会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厅举行,“他的史诗——杨佴旻新水墨画巡回展”拉开序幕(北京);
“他的史诗——杨佴旻新水墨画中国巡回展”,山西美术馆举行(太原);
“他的史诗——杨佴旻新水墨画中国巡回展”,河北美术馆(石家庄);
“北京文艺网国际华文诗歌奖”新闻发布会在北京华侨大厦举行。 由杨佴旻、杨炼、西川、唐晓渡等发起的面向世界华文诗歌写作的盛事启动。
2013年 “他的史诗——杨佴旻新水墨画中国巡回展”,中国美术馆(北京);
“他的史诗——杨佴旻新水墨画中国巡回展”,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南京);
“他的史诗——杨佴旻新水墨画中国巡回展”,大连艺术展览馆(大连);
“水墨档案”系列展第一回——中韩当代水墨邀请展(南京和韩国)。
获奖:
1991年 获建军60周年全国美展佳作奖(中国·北京)。
1996年 获都灵国际美术展特别奖(意大利·都灵)。
1997年  获东京银座绘画展优秀奖(日本·东京)。
2003年  获哥伦比亚首届世界绘画贡献奖(美国·哥伦比亚)。
2005年  获“傅抱石奖”南京水墨画传媒三年展组委会提名奖(中国·南京);
获现代金陵水墨画传媒展提名奖, 现代金陵水墨画传媒展评委大奖(中国·南京)。
2007年 获圣赛德当代艺术奖(美国·南科罗拉多)等。
收藏:
中国美术馆(中国)
关山月美术馆(中国)
黄胄艺术基金会(中国)
圣赛德艺术中心(美国)
帕斯高艺术中心(美国)
本田博物馆(日本)
春日美术馆(日本)
拉劳美术馆 (法国)
圣安纳美术馆(荷兰)
比阿诺现代美术馆(土耳其)
河北大学艺术馆(中国)
河北美术馆(中国)
出版画集:
《1992-1999 杨佴旻》(北京、中国美术馆出版)、《东方与西方的融合——杨佴旻的艺术》(美国、英文版)、《杨佴旻水墨画作品集》(北京、国际艺苑美术馆、中国艺苑出版社出版)、《 中国当代名家——杨佴旻的水墨画世界》(四川美术出版社出版)、《新水墨画的拓荒者·杨佴旻》(日本、日文版)、《大家风范·当代国画名家图卷——杨佴旻·现在的中国画》(四川美术出版社)、《诗77首》(作家出版社)、《道长论短:杨佴旻作品评说集》(香港一画出版社)、《他的史诗——杨佴旻新水墨画中国巡回展作品集》(荣宝斋出版社)等。
寻找通往东西方的艺术之桥
——杨佴旻艺术世界探析
文/ 陶咏白
当学习杨佴旻的绘画艺术时,我们体会到美的享受宁静和优雅感。欣赏杨佴旻的画作使我们超越肤浅和庸俗的现代生活,引领我们进入一个平和的世界,为我们疲惫不堪的灵魂洗涤自己的身心,并享受生活带来的快乐。从某种意义上说,他的艺术,正如马蒂斯曾经说过, “像一颗心灵的镇魂丸,像一把轻便的椅子,任意选择一个都可以从疲惫中立刻恢复过来。”
他的画看起来宏伟,宁静,精致,纯净,具有西方油画和中国水墨画的神韵的格调。众所周知,要让当代的水墨画,适应现代化的社会,一直是一个棘手的问题,因为中国画的传统形式已经非常完美,它有一个自己的封闭系统和独立化标准。因此,只有突破中国水墨画本身,才能使中国水墨变得生动活泼。数百年来,许多中国艺术家一直在探索这个问题可以解决的方案。已故的伟大传统中国绘画大师——徐悲鸿,为我们展现了一个新时代的中国传统绘画与西方写实技巧的巧妙结合。而另一位中国水墨绘画大师——林风眠,在西方现代艺术与中国传统艺术的帮助下,努力的寻找东西方艺术的交界处。几代艺术家们在探索艺术的同时,一再思考是否使中国传统艺术服务于西方或使西方艺术服务于中国传统艺术。年轻艺术家杨佴旻则是通过改进传统中国水墨画的原始形态和西方现代水彩画的概念中,找到自己的方式。
杨佴旻从他主修的是中国的传统绘画中,也表现出了对油画和印刷浓厚的兴趣。为了突破中国传统绘画,他做了很多新的尝试。在1996年,杨佴旻赴日本,并在那里定居下来。日本是一个随时准备吸收来自世界各地新兴艺术的国家。但是曾经的辉煌时期已经一去不复返了,日本水墨画(也称为南部的风格,它源于中国的文人画的绘画)现在在日本社会被冷落。可是,面对这样的情况,杨佴旻并不感到气馁。作为日本艺术学院的一名研究员,他自觉地试图创新水墨绘画,以适应国际艺术的发展。这并不意味着为了国际艺术的交流,水墨画牺牲了在东方水墨的艺术资格。相反,他一直在努力拓宽和丰富墨和水墨画的表达能力,以显示其当代文化的强大的生命力。他已经选择了一种方法来解决来自东西方绘画不同的审美以及将自己的语言和绘画的语言做到融会贯通。
借用西方形式的参考,杨佴旻采用他的绘画方式,引起了中国水墨画的传统格局的变化。通过平面设计和三维成型,欣赏起来令人感觉清纯,清新抢眼。通常由内部圆形和正方形的形状,外面用一个明确的秩序和节奏美感的画面布局。就拿他的白菊花。聚焦白菊花和花瓶是两个相互间杂着许多正方形和菱形有序的圆形。
布局提供了一个丰盈感,和谐之美。草图的基础上修改他的照片装饰,水平视图元素,俯视图和透视。绿色水果,除了圆形和方形形状的对比度,不同的对象似乎可以形成多种形式,不同角度的视图也可以作为最后结果的影响。杨的图片谨慎设计,但没有任何华丽的迹象。在他的照片,平面装饰和绘画一起和谐,他用他娴熟的笔触,从而达到非常自然融合的效果。
这似乎是,当他使用传统的中国宣纸,画笔,墨和颜料,他调整色调色度和不同方式的色彩。在同一时间,中国水墨的平滑性也强调在他的照片。他巧妙地结合起来的活力和丰富的西方印象派色彩与墨从中国传统绘画的平滑度。因此,观众可以观察的丰富和微妙的颜色深浅,表现在中国水墨画里,他们可以感受到作品的赏心悦目。静物是只有一部分的静物与地面形成圆弧成型,但观众可以在画面中感受到甚至没有任何亮度的静物的温暖和繁荣的气氛,甚至没有任何亮度。房间里面充满着的小色块,仿佛演绎着一首功能、情感色彩和形状的协奏曲。尽管图片寂静,但你依旧可以感到温暖和欢快的气氛。在他的照片里,墨水似乎融入许多其它的颜色。水使颜色看起来光滑,配合着中国传统的宣纸,削弱了颜料其特定的吸水效果的。在他的照片中,你可以享受一个不寻常的优雅的东方气息和文化底蕴。
杨佴旻的水墨画艺术,通过间接成型的概念与西方和日本风味的装饰,已经成为他的个人风格与现代精神的传奇。在广泛吸收新的造型元素的同时,他已经取得了最大利用墨水和宣纸的效果,并扩大水墨画可以表达的内容。因此杨佴旻贡献了大量具有艺术价值的学术探索,超越传统中国画的价值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