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0971 孙中山 行楷“推心置腹” 镜心

行楷“推心置腹”
拍品信息
LOT号 0971 作品名称 孙中山 行楷“推心置腹” 镜心
作者 孙中山 尺寸 41×99cm;实寄封22×22cm 创作年代 --
估价 800,000-1,200,000 成交价 RMB 1,725,000
材质 水墨纸本 形制 镜心

题识:推心置腹。士钊先生,孙文。
印文:逸仙
实寄封:北京农业大学章校长士钊启,上海莫利爱路,文白。
推心置腹,为公大道之行
孙中山善书,常书“天下为公”、“博爱”之类的词语,赠以民国军政要员,以为期冀。前者语出《礼运•大同篇》“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后者本为《孝经•三才章》语,“先王见教之可以化民也。是故先之以博爱,而民莫遗其亲”,孙中山在《军人精神教育》中将文意加以引申:“博爱云者,为公爱而非私爱,即如‘天下有饥者,由己饥之;天下有溺者,由己溺之’之意。”但如本件“推心置腹”内容之特殊者,在孙氏书作中极少,加“士钊”上款及孙氏手书原寄函,尤为难得。
本作上款人“士钊”,即著名民主人士、学者、作家、教育家和政治活动家章士钊先生。章、孙二人的交集,大多是在同盟会创立初期。章士钊与孙中山最为人熟知的掌故,是章士钊在翻译日本革命家宫崎寅藏讲述其与孙中山往来的《三十三年落花梦》(章译名为《孙逸仙》)时,将“中山樵”笔误为“孙中山”,后来孙氏自己也使用此名。
1904年,章士钊的好友、革命伙伴万福华暗杀广西路矿巡抚王之春未遂,当场被捕,章士钊在探监之后被监视,亦被捕。在之后的突审中,章曾泄露了革命机关所在地,连累苏鹏、徐福苏、张继、章勤士等十余人被捕,导致革命计划败露,直到40天后经蔡锷等人的营救才获出狱。此事之后,章士钊便东渡日本求学。1905年,同盟会在日本成立,许多留日学生踊跃入会,孙中山自然也希望“废学救国”的热血青年章士钊加盟。而章士钊却检讨自己“上海之新败也,吾才短力脆,躁妄致敌,潜怀我杀伯仁之惧,兼蓄愿为周处之思;加以未达壮年,了无学殖,人众茫然无主,事到不知所裁,眼前失机犹小,将来误事必大”,坚决不肯入会。即使之后章太炎、张继、吴弱男(后为章士钊夫人)等同盟会人用尽了各种办法“威逼利诱”,章士钊仍然是坚持不肯入会。而吴弱男变成了章夫人,也让孙中山戏谑道,“同盟会与章士钊的关系,真乃‘赔了夫人又折兵’”。
“君子和而不同”,除了关于加入同盟会的问题,孙中山与章士钊对政治的分歧也是客观存在的。在与孙中山等人经历了辛亥革命前的一段峥嵘岁月后,章士钊对于革命与革命中的自我实现似乎产生了疑问,也许职业政治家能在争夺地盘或一呼百应中得来快感,但章士钊却在不停地批判自我与要求他人私德完美,并对理想世界有着不懈的追求。毕竟文人做不来政治家的工作。不过,章士钊曾一度主张“联省自治、为政有容”,赞扬多党制显然是比一党专政要科学和民主的,这种观点与孙中山的政治追求是如出一辙的,能得到这样一位知音,孙中山自然愿意与其“推心置腹”,即使在这种观念的引导之下,中国历经了长达十余年的军阀割据混战之乱局。
本件作品除了书写内容、上款人极为特殊,孙中山寄送此件的亲笔随寄函也十分珍贵。由随寄函背后的邮戳可知,此件书作当完成于1921年(民国十年)4月6日之前,于6日寄出,12日抵达北京。其时孙中山正住在上海莫利爱路29号(今香山路7号),章士钊为北京农业学校校长。那一年的4月7日,广东非常国会议决废除军政府,并通过了中华民国政府组织大纲;10日,孙中山当选为非常大总统。如此特殊的历史时刻,孙文写赠“推心置腹”与章士钊,该是别有用意的,只是不知是在调侃故友,还是预料到了即将发生的历史?亦或是有当年汉光武帝“萧王推赤心置人腹中,安得不投死乎”之意,也未可知。
孙中山先生题字“推心置腹”都是在搞革命的时候书题给志同道合的盟友的。此幅是送给宫崎寅藏又名宫崎滔天,他是孙中山在日本的好友,他对孙中山的雄才大略和革命热情非常感佩。孙中山为宫崎滔天题写了“推心置腹”,可见彼此关系非同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