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1715 陆俨少 1977年作 李太白诗意图册 册页 (十二开)

李太白诗意图册
拍品信息
LOT号 1715 作品名称 陆俨少 1977年作 李太白诗意图册 册页 (十二开)
作者 陆俨少 尺寸 34×45cm×12 创作年代 1977年作
估价 10,000,000-18,000,000 成交价 RMB 13,570,000
材质 设色纸本 形制 册页
著录:《中国近现代书画十二大名家精品集(二)》第302页,保利艺术博物馆,2011年。
钱君匋题:青莲诗意。己未,君匋。印文:钱大、君匋
谢稚柳题:白也诗踪。戊午春初,稚柳。印文:壮暮堂、墨溟鸟仙
刘海粟题: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戊午冬日为书,刘海粟。印文:刘海粟
徐邦达题:参灵配妙标居一,云霓烟涛奈夜朗。千古才华同此笔,更从巫峡见光芒。俨翁画笔自蜀归后尤见雄畅,此其合作何疑。戊午冬日,徐邦达并识。印文:徐邦达印、李庵
陈佩秋题:一生最重李青莲,读画犹同见谪仙。谁识此中高格调,名诗彩笔两相传。陆俨少写李白诗意册,健碧。印文:乂之

陆俨少 李太白诗意图册十二之一
题识:愁作秋浦客,强看秋浦花。山川如剡县,风日似长沙。李白《秋浦歌》,丁巳春日,俨少写意。
印文:俨少 、力今以胜古
陆俨少 李太白诗意图册十二之三
题识:羌笛梅花引,吴溪陇水清。寒山秋浦月,肠断玉关情。李白《青溪半夜闻笛》。俨少写其诗意。
印文:俨少、宛若、就新居
陆俨少 李太白诗意图册十二之二
题识:我爱铜山乐,千年未拟还。要须回舞袖,拂尽五松山。《铜官山》李太白诗,丁巳正月,陆俨少写并书。
印文:陆印、俨少 、长精神
陆俨少 李太白诗意图册十二之四
题识:众鸟高飞尽,孤云去独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李白《敬亭独坐》诗意,丁巳正月既望,俨少宛若画。
印文:俨少、穆如馆制
陆俨少 李太白诗意图册十二之五
题识:洞庭西望楚江分,水尽南天不见云。日落长沙秋色远,不知何处吊湘君。李白《与贾舍人至泛洞庭》,俨少写意。
印文:俨少、少作精岩故不磨
陆俨少 李太白诗意图册十二之七
题识:霜落荆门烟树空,布帆无恙挂秋风。此行不为鲈鱼脍,日爱名山入剡中。李白《舟下荆门》,俨少写其意。
印文:陆俨少、宛若、秋日胜春朝
陆俨少 李太白诗意图册十二之六
题识:洞庭湖西秋月辉,潇湘江北早鸿飞。醉客满船歌白苎,不知霜露入秋衣。李白《泛洞庭》诗意,俨少写。
印文:陆俨少印、又字宛若、宛若印信
陆俨少 李太白诗意图册十二之八
题识: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向北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李白《望天门山》七绝诗。因写其意,俨少宛若。
印文:陆俨少、宛若、同我生日岁丁巳
陆俨少 李太白诗意图册十二之九
题识: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李白诗意,俨少写。
印文:陆俨少印、俨少、宛若
陆俨少 李太白诗意图册十二之十一
题识:庐山东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九江秀色可揽结,吾将此地巢云松。李白《望五老峰》,陆俨少写意。
印文:陆氏、俨少、就新学人
陆俨少 李太白诗意图册十二之十
题识:峨嵋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青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李白《峨眉山月歌》诗意,俨少宛翁。
印文:陆、俨少、旧家槎溪之上
陆俨少 李太白诗意图册十二之十二
题识: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同志属写李白诗意十二帧,丁巳正月,陆俨少。
印文:宛若之印、穆如馆
展览:“中国近现代书画十二大名家精品展”,保利艺术博物馆,2011年。
竞投本件拍品,请与本公司有关业务人员联系提前办理特殊竞投号牌。
此册《李太白诗意图册》作于1977年,为陆俨少“文革”后的作品,其在“文革”前形成的自家面貌基础上又有了新的变化,此间乃为其山水画的成熟期,画法融汇各家,又面目独具。此册十二开山水俱为写李白诗意,包括十二首诗。李白是一个性格豪迈而且浪漫的诗人,他善于描写自然景观,笔下山水具有一种理想化的色彩,比如奔腾不息的江河,峥嵘奇峭的峰峦,在壮美的意境中抒发了豪情壮思,而那些意境优美的山水诗,则表现出一尘不染的天真情怀。陆俨少晚年山水的写意性更强,山水形象更概括、简洁,画面的整体气势更强,用笔更自由,恰与李诗中的自由奔放相契合,这大约是其晚年爱写李白诗意的原因之一。
此册虽为同一尺寸的山水,但构图、境界各不相同,既是对李白诗意的形象解释,又是对巴蜀山水记忆的再创造。它集中展现了陆俨少深厚的诗歌修养,超常的想象力和创造意境的能力。正如李白诗中的意境一样,此册包含的诸景或豪放,或清逸,或壮阔,或幽深,均有一种郁勃之气坦荡其间,形神兼备,给人以清新隽永、古拙奇峭的感觉。在画法上,笔墨已由早期的缜密变为浑厚老辣,尤其是“留白”之法更加成熟,比如湖水留白,树梢留白,还有峰头逆光处的留白,变化多端的“留白”与繁密不等的山川林壑形成丰富的穿插与对照,使画面虚实相生,巧变无穷。笔法更强调书写性,用墨更湿润,用色也更加大胆强烈,甚至树木直接以朱砂点染,全册体现出鲜明的个性化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