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7336 十七世纪 米拉日巴

米拉日巴
拍品信息
LOT号 7336 作品名称 十七世纪 米拉日巴
作者 -- 尺寸 高14cm 创作年代 十七世纪
估价 150,000-200,000 成交价 RMB 172,500
材质 形制


铜鎏金
来源:朱勒斯.斯彼尓曼(Jules Speelman)珍藏
米拉日巴(1040-1123),姓米拉,因出家后恒行苦行,常穿粗布衣服而得名「日巴」,日巴即为粗衣之意,是藏传佛教著名的大成就者、噶举派祖师。他一生习受密法,注重实际修持,以苦修著称。善于以西藏民歌的多段回环体和自由体格律咏唱本派教义,修法途径、修行感受等,不仅在噶举派内有着重要地位,而且对于整个西藏社会都有广泛的影响,是西藏佛教史上一位重要的人物。
其于公元一零五二年八月二十五日出生于一个富裕家庭,俗名「闻喜」。而少年家庭的变故使得闻喜误伤生灵,而他也因此很早就懂得要真诚忏悔求法,于是无怨无悔的以苦行来修行玛尔巴尊者设下的重重考验,最终得到尊者的密修口诀,赐名米拉日巴。米拉日巴尊者除了以苦行成就之外,并常常以歌偈说法教人。尊者终生不建庙宇,不集僧众,做一个洒脱自在的游方行者。米拉日巴尊者与中国禅宗的六祖慧能大师有颇多相似之处,就是少谈理论,注重实修,说法平直,易为一般众生所吸收与了解,普及上中下三根众生。米拉日巴曾在冈底斯山与苯教首领「斗法」获胜。晚年声望很高,施主与追随弟子更多。他的传教方法独特,常以歌唱教授门徒。以其为主人公的文学作品《米拉日巴传》,在藏族地区以及全世界广为流传,成为藏族在世界极富有代表性的人物形象及文学作品。
此尊造像为典型的西藏十七世纪时期米拉日巴之形象,可参考现藏于美国鲁宾美术博物馆一张同时期米拉日巴尊者唐卡,无论气质、姿态、面容皆极为相似。弯眉长目,面容和煦,双耳垂大圆耳珰,披垂于脑后的长发暗示他一生未出家,又刻划出瑜伽行者的自然主义特质。身着袒右肩粗布袈裟,右肩斜披络腋,络腋上錾刻精美纹饰。双腿呈如意姿坐于山石座上,左手托嘎巴拉碗,右手上举置于耳际,表示正在唱道歌向弟子传授道法。米拉日巴坐在铺着兽披的山岩之上,怪石嶙峋,羽燕和山羊听闻佛法似乎也有所触动,仿佛在温顺聆听。整尊造像细节处理精致,衣纹流畅,着重表现了米拉日巴最为突出的艺术特征,例如其身披雕刻精美之络腋,佩戴大耳珰,右手上举聆听同时保持如意坐姿,且常坐在兽皮所铺盖的山石座之上等,突出了其在藏地符号性一般的象征意义,对于一众身处恶劣环境仍然精研习佛的僧众来讲,是最富有启发性的精神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