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7034 1970年 釉下五彩松鹤文具(特供瓷) (两件套)

釉下五彩松鹤文具(特供瓷)
拍品信息
LOT号 7034 作品名称 1970年 釉下五彩松鹤文具(特供瓷) (两件套)
作者 -- 尺寸 高13cm;直径11cm 创作年代 1970年
估价 600,000-800,000 成交价 RMB 1,150,000
材质 形制


在建国后醴陵挖掘和完善釉下五彩陶瓷技艺的过程中,邓元襄、孙根生等绘画艺人付出了艰辛的劳动。为了丰富釉下瓷器的绘画色彩,他们不断测试,摸索不同的颜料在高温条件下的发色效果,相继发现了釉下海蓝、釉下桃红等颜料。当时,釉下黑色颜料的试制一直未能取得突破。原来使用的颜料使用得淡的时侯,就变成褐色,无法表达国画的水墨意境;使用得浓了,就堆成焦黑的线条,毫无生气,几乎无法完成五彩绘画中的线条勾勒功能。
醴陵贺家桥一带有铀矿,只是天然的铀矿石品位太低,而且属于国家严格控制开采和冶炼的军事核工业原料。当时,在株洲地区进行氧化釉提炼的是601厂,特别为醴陵瓷业提供一批数量极为有限的氧化釉(铀)。这批原料被严格控制,分别配给群力、陶瓷研究所、星火三个厂家使用。星火瓷厂就交给孙根生、邓元襄、谢鸿杰等三位政治可靠、技术成熟的艺术家使用。
氧化釉在高温下还原由黄转黑,最后呈现出明亮的黑色,这种独特的黑色颜料,因其发色充分,且烧成之后富有光泽,被业界称为“艳墨”。因为个人习惯,工人在绘画过程中需要不断蘸取口水将画笔啜出峰头,孙根生不幸遭受过量的铀元素辐射,后来因口腔癌去世。这也算得上是为釉下五彩付出的最为沉重的代价了。
经过研究机构的化验,高温煅烧之后被密封在釉质底下的氧化釉没有放射性外泄了,而随着科技的进步,其他材料也能达到表现要求,因此,国家相关部门作出规定,永久禁止使用这种颜料,因此这种“艳墨”绘制的陶瓷佳作也就成为了绝唱。
醴陵釉下五彩瓷三孙:
醴陵釉下五彩绘画大军当中,有三个姓孙的人物,被陶瓷生产和收藏界称为“釉下五彩瓷三孙”。
孙根生:(1915-2000),江西省景德镇人,醴陵陶瓷界老艺人,著名陶瓷艺术家,长年供职于群力瓷厂。擅长绘松鹤,走兽以及工笔花卉。
“孙家军”中排名第二的孙细根,较孙根生年纪稍长,江西省景德镇人,著名的陶瓷艺术家。曾供职于醴陵星火瓷厂,擅长工笔花鸟、走兽。1978年绘制的松鹤葫芦瓶被选为邓小平赠日本的礼品瓷。存世作品极少,多被博物馆和私人藏。
“孙家军”中排名第三的孙新水,1931年生于江西省景德镇,2014年去世。高级工艺美术师,省陶瓷艺术大师,1956年起他先后供职于醴陵第一出口瓷厂、国光、群力瓷厂,擅长画飞禽走兽。76年绘制的松鹤文具曾作为邓小平同志赠送给日本天皇的礼品。后评为中国陶瓷艺术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