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8105 17-18世纪 大欲明王

大欲明王
拍品信息
LOT号 8105 作品名称 17-18世纪 大欲明王
作者 -- 尺寸 高12.5cm 创作年代 17-18世纪
估价 250,000-350,000 成交价 RMB 356,500
材质 形制


西藏(雪堆白),合金铜烧古

关于大欲明王的记载,仅在清康熙八年内府藏文泥金写本:《龙藏经》——“图像志”中找到完全一致的形象。该部典籍由清宫内务府库藏西域大藏宝经《甘珠尔》改抄而成。“般若部”第三十九函中载:“大欲、不动、群主、蓝杖、大力”五位明王,其中大欲明王呈忿怒像、左手结期克印、右手举金刚钩;身蓝色、饰珠宝璎珞、颈绕蛇索、腰围虎皮裙、左展战斗姿立于月莲之上,形象仪轨与此尊造像完全一致,故可将其确定为大欲明王无疑。相同题材造像极为罕见,由此可见,此类明王护法的修持仪轨传播并不广泛。在西藏密教中,相关的神祗通常出现在无上瑜伽部的本尊仪轨中,作为本尊神的侍随、伴神出现
自五世达赖时期,以拉萨为中心的前藏及以日喀则为中心的后藏两地官作造像古风盛行,大量具有复古风格的造像受到贵族施主及大寺院的青睐,这种风气也出现在乾隆时期宫廷造像中。相关作品风格基本以早期的印度及尼泊尔造像为蓝本,同时采用烧古工艺对铜材色泽进行处理,使得造像凸显出古朴的状态,这些特征,无一例外的在此件作品中得以展现。作品在身体的塑造及细节处理方面都体现出很高的水准,面部、颈部、以及手足等见肉部分均见残留的冷金痕迹,这种冷金的涂刷方式常见于西藏,内地宫廷的藏传佛教造像也以同样方式进行供奉
尽管只于清廷中与藏传佛教相关的典籍中找到相关记载,但此尊造像从艺术风格上看,仍应属西藏范畴。清时,“蒙、满、藏、汉”在宗教信仰方面呈现的水乳交融之势,于造像及绘画艺术中也可窥见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