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4003 陈介祺 致徐会沣札 册页(二册共计三十二开六十三页)

陈介祺 致徐会沣札
拍品信息
LOT号 4003 作品名称 陈介祺 致徐会沣札 册页(二册共计三十二开六十三页)
作者 -- 尺寸 22×12cm×65 创作年代 --
估价 300,000-600,000 成交价 RMB 460,000
材质 水墨纸本 形制 册页(二册共计三十二开六十三页)


徐会沣(1837-1906)字东甫,山东诸城人。1868年(清同治七年)进土。翰林院编修。光绪三年(1877)后,历任侍读、侍讲学士、侍读学士、乡试正考官、会试副考官,礼部、工部、吏部侍郎、兵部尚书等职。为慈禧和光绪宠臣之一。工书法,风格雍容典雅。北京故宫大殿有其书写的联语。
徐会沣是陈介祺的外甥女婿,二人金石之交甚笃。徐会沣是诸城县城西南隅孔戈庄(今属龙都街道办事处)人。高祖父徐栋,字梁卿,监生,治家严明,好施与,人感其德;曾祖父文启,字肇生,监生,慷慨好义,人称颂之;祖父徐懋,监生,官布政司经历;父亲徐子瑜,廪贡生,官鉅野县教谕;叔父徐子璐,监生。徐会沣出生于世代书香门第,幼年聪慧过人,喜读书,善辞令。咸丰十一年(1861)成拔贡生,拔贡生系从廪生中每十二年一次挑选出来,保送到京应试者。经考试被授予户部七品小京官。他进京以后,与达官贵人、知名文人墨客接触日繁,步入科举仕途的欲望愈高,刻苦求学的决心益坚。同治六年(1867),他参与丁卯科顺天乡试,考中第100名举人。次年,他又参与戊辰科会试,联捷成第220名贡士。以殿试成二甲第107名进士。徐会沣常识渊博,功底深厚,参加朝考后,又被选为翰林院庶吉士。
徐会沣成庶吉士入翰林院后,继续学习三年,于同治十年(1871)四月二十八日散馆考试,按照同治七年(1868)三月十五日皇帝的谕令,“嗣后庶吉士散馆,仍考试诗赋,以复旧制。”徐会沣以优异成绩继续留翰林院,授职编修。光绪九年(1883)升国子监司业,转司经局洗马、翰林院侍讲、侍读。十四年(1888)升侍讲学士、转侍读学士。十七年(1891)三月升任詹事府詹事。后历光禄寺卿、顺天府府尹、内阁学士、工部右侍郎、礼部右侍郎、礼部左侍郎、吏部右侍郎。光绪二十五年(1899)十一月,迁都察院左都御史。二十六年(1900)四月二十六日转工部尚书;七月改兵部尚书;八月命兼管顺天府府尹。光绪三十一年(1905)十二月十二日病逝于官邸,终年69岁。归葬诸城县西郊邱家庄子村西侧徐家茔。光绪帝称其“持躬谨愤,学问优长,深为轸惜。”徐会沣是陈介祺最钟爱的甥婿,两人关系极为密切,他的为官之道,处处受到陈介祺的点拨与教诲,所以在险恶的朝廷官场上处处能逢凶化吉、一帆风顺。
徐会沣为官办事谨慎,他在慈禧太后与光绪帝之间巧于应付,成为慈禧的大红人,同时也被光绪帝认为是个好官。在诸城孔戈庄徐会沣豪华的住宅大门楼上,曾悬挂着“养兵蓄锐”金字大匾,是慈禧亲手所书,上有慈禧皇太后大印,这在当时是极为荣耀之事。
徐会沣精通经史,还工诗善书,其书法风格雍容典雅,至今在北京故宫大殿尚存有他书写的对联。在颐和园东殿门内南侧,还悬挂着他书写的正楷巨幅中堂,字体端正,笔力苍劲,堪称珍品。徐会沣极为赞慕何绍基的书法,在他家书房门上,刻有何绍基书法对联 “万顷烟波鸥世界,九秋风露鹤精神”。
陈介祺生前与外甥女婿徐会沣的往复通讯多达百余封,他们除了切磋当时国家时局变化及政务对应外,多数涉及金石收藏研究课题。这个时期正是陈氏金石收藏研究的鼎盛时期,也是清朝国运回光返照相对平安时期,陈、徐之间对金石学的共同兴趣加深了他们翁婿之间的共同语言,他们书信往复到了无话不谈的程度。在一些涉及国家大事问题的信件中,陈氏有时注上“付丙”(阅后销毁)字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