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5101 清乾隆 澄泥仿汉未央砖海天初月砚

澄泥仿汉未央砖海天初月砚
拍品信息
LOT号 5101 作品名称 清乾隆 澄泥仿汉未央砖海天初月砚
作者 -- 尺寸 长14.6cm 创作年代 清乾隆
估价 80,000-120,000 成交价 RMB 1,840,000
材质 形制

「仿汉未央砖海天初月砚」、「含庶」、「从德」、「朗润」款
备注:上海藏家旧藏
砚为澄泥质,包浆密实,保存完整,木盒盖面浅浮雕绳结饰之,精致可爱。其以汉砖为形,仿其形制,圆润精致,为乾隆仿汉未央砖制砚,古意盎然。整器呈椭圆形,砚面起线分隔。上部作墨池,状似弦月,犹如海月初升;砚堂平坦辽阔,以墨研之,盈盈栩栩,如若汪洋,寓意“海天初月”,体现出上等名砚谐趣之风。
整砚砚形古朴而不失典雅,砚田若海,砚池若月,有海天明月,天朗气清之祥意,令观者心清气爽。砚石纹理美观自然,条缕如丝罗,自然天成。砚侧面刻书“仿汉未央砖海天初月砚”,背面镌刻乾隆御铭:“未央之砖,胡为署建安年,或三台之所遗坠,清漳而濯渊,似孙不察,谬为题笺,形则长以椭,声乃清而坚,嘉素质之浑沦,浴初月于海天,师其迹而不承其讹,是亦稽古之一助焉。乾隆御铭。”下有“含庶”、“比德”、“朗润”三钤印。外配紫檀绳纹天地盖盒。
本品用澄泥烧制,自属名砚,清代《砚小史》曾云:“澄泥之最上者为鳝鱼黄、黄质黑章名鳝鱼,黄者色若鳝鱼之背,又称鳝肚黄,较细腻发墨,用一匙之水,经旬不涸,一窿之墨,盛暑不干”。唐宋之间,端、歙尚处初创阶段,人们评价澄泥砚为“砚中第一”,又宋代李之彦《砚谱》载:“虢州泥,唐人品砚以为第一,今人罕用”。赏砚如读书,会心处尽管出声。清代御题诗作颇多,乾隆帝又喜好风雅,故此朝文物更多,然如集御题诗与上等砚材二美并具者则为少见。本品造型朴拙,雕饰雅趣。砚呈黄褐,当称“鳝鱼黄”,为澄泥色之上品,澄泥砚细腻坚实,形色俱佳,发墨而不损毫,滋润胜水可与石质佳砚相比肩。为书房精品,当可珍视之。

敬胜则吉——从敬胜斋到倦勤斋
编者按
宏伟庄重的紫禁城中,曾有两座花园深得乾隆帝的喜爱:一是早年修建的建福宫花园,此处与故宫整个的结构不同,集宫、殿、楼、阁、斋、堂、亭、轩于一体,是紫禁城内空间变化最丰富的院落;二是乾隆在位中期,为晚年退位后、以建福宫花园为蓝纸所修建的宁寿宫花园,着力表现古代文人士大夫的隐逸思想,不啻为宫廷中的文人园。
乾隆帝在位六十年,文治武功俱臻高峰,自即位初期便励精图治、敬天法祖、勤政爱民,但内心一直充满了对理想文人生活的憧憬。其对文物收藏、品评鉴赏、典籍梳编的用心之深,呈现出乾隆帝的不凡品味。如两岸故宫藏有的《高宗是一是二图》,共有五幅,其形态、布局一模一样,表现了乾隆皇帝从中年到老年的五个不同时期的样貌,十分有趣,可见他内心世界之丰富。
位于清宫西北隅的这座乾隆初年建成的宫廷花园,因其随建福宫而建,故名「建福宫花园」。此地深得乾隆帝喜爱,时常到此游憩,吟咏亦颇多,有《建福宫赋》、《建福宫红梨花诗》等,并将其喜爱的珍宝收藏在此。嘉庆时,曾经下令将这些珍宝全部封存。此后,建福宫花园一带一直被用作皇家珍宝的收藏之所。
《国朝宫史续编》载:建福宫「后为惠风亭,又北为静怡轩」;「轩后为慧曜楼。楼西为吉云楼」;「吉云楼西为敬胜斋」,「其庭中垣门上东向镌御笔匾曰‘朝日晖’……垣西为碧琳馆」,「碧琳馆南为妙莲华室」,「妙莲华室南为凝晖堂,亦东向。」「阁前迭石为山,岩洞磴道,幽邃曲折……山上结亭曰‘积翠’……南有静室,东向匾曰‘玉壶冰’……其上有楼,供大士像。」
遗憾的是1923年11月25日,静怡轩、延春阁、敬胜斋及中正殿等皆焚于火,这座瑰丽的皇家花园连同无数珍宝化为灰烬。同时烧毁的还有建福宫花园以南的宝华殿和梵宗楼,只有雨花阁幸存。
其中敬胜斋是紫禁城中建福宫花园中的著名建筑之一,位于建福宫花园西北,是一座面阔九间、进深一间的建筑,屋内饰有郎世宁所绘藤萝天顶画,是乾隆皇帝的书房之一,里面收藏有大量图书、艺术品。乾隆皇帝对这处书房格外钟情,曾以这样的诗句题咏敬胜斋:「君道典谟备,始终惟一钦。丹书爰取义,白室此为箴。常有图书伴,如承师保临。凛乎朽索喻,逸豫敢萌心。」由此可见乾隆皇帝在治政之余常常在这里思索读书、临帖写字,并从中获得了极大的精神享受。
「敬胜」一词即充满自省之意,作为新君,乾隆帝继位之初励精图治,时刻自警,鞭策自己。不仅在著作中反复提及「敬胜怠」,阐述其义理,亲笔御书「敬胜怠」三字作为匾额,悬挂于圆明园方壶胜境景区的宜春殿内,更以「敬胜怠」三字作为印文,取昌化鸡血石为材,与「惟精惟一」、「乾隆宸翰」配成组玺。
诗书画印,作为中国历史上拥有最多玺印的帝王,乾隆帝的印玺在书画上的钤用与他的政治态度、文化修养、文人情趣是紧密相连的,其自诩文采风流,对历朝书画艺术珍品无不广为搜罗、精心收藏,过目书画之多、收藏钤印之繁,罕有可相匹者。
除却具有自省之意的「敬胜怠」宝玺,乾隆早年间所制的一方「寓意别裁」的玛瑙小玺「丛云」,实为乾隆帝的心头之好。「丛云」取自乾隆元年为养心殿题的匾文,于乾隆三年(1738年)刻制,是乾隆帝早期所使用的,广泛钤盖在清宫收藏的古代书画名作之上,据不完全统计,仅《石渠宝笈》初编、续编、三编收录的作品中就有超过八十件钤盖有此方小玺,使用频率相当之高。《敬胜斋法帖》中的「御笔王羲之乐毅论」中即有此印。
《敬胜斋法帖》中「御临淳化阁二十四种」中钤盖有「如水如镜」一方印文。乾隆帝所用宝玺的重要特征之一是择取玺文的管道多种多样,此方汉玉「如水如镜」则出自经史典籍,颇具禅意,就目前所知的钤盖记录,基本是钤盖在乾隆帝的御笔小幅书画作品或御题之上。
随着江山稳固,乾隆帝已御极十数载,其文艺修养亦愈加提升。将乾隆帝文人气质发挥到极致的,「三清茶」可谓其一。虽然身为帝王日理万机,他秋巡五台,返程逢雪,毡庐中君臣得闲品茶。正直寒宵,夜漏声声,仰望夜空古月悬玦,小酌之后,诗兴勃发,兴致无竭。此种感觉人生几得,正所谓「可悟不可说」。乾隆茶诗四百,写采茶、品茶、评水、品评世间万物等。此首《三清茶》诗讲茶、烹茶、妙啜,引经据典,写寒宵听漏古月悬玦的饮茶意境,实为佳作。更重要的是乾隆以此诗的清高境界自标,并以此诗创办了三清茶宴,其在位60年,举办过44次,足见其重要。在各色各式的三清茶诗碗中,唯有洋彩胭脂紫地轧道者,是不曾赏赐给近臣的,真正的心爱之物必须殊特于他款,与众不同,惟吾倾心。
「至乾隆六十年乙卯,予寿跻八十有五,即当传位皇子,归政退闲。」(《清高宗实录》卷一千零六十七)乾隆帝敬仰皇祖康熙,即位之初即立下此誓言。乾隆三十五年下旨内务府在紫禁城的东北部原皇太后的居所宁寿宫旧址上修建宁寿宫,「待归政后,备万年尊养之所」。宁寿宫花园是乾隆帝为其归政后作太上皇而预建的。
修建宁寿宫花园是为了完成乾隆帝归政的愿望,「倦勤斋」语出《尚书•大禹谟》:「朕宅帝位三十有三载,耄期倦于勤。」意指舜因年老不胜政事之辛劳,让位给禹。倦勤斋匾「倦勤」二字点示乾隆皇帝希望继承中国封建历史上最高品德「禅让」制度,为此,他诚信敬意地希望天随人愿,「其诚符我望,惟静候天恩」,实现自己「归政理德,以待天庥」的初心,不再关心政事「娱老非关政」,而是希望能够在「古华」之年(古华轩),专心修身养性(抑斋),沃心废书(遂初堂),临流修褉(褉赏亭),碧螺品茗(碧螺亭),岁寒三友(三友轩),精舍养和(养和精舍),鸢飞鱼跃(延趣楼),流连于山水之间,吟风弄月,怡然自得,在花园里「以俟归政时,老景消荏苒。」宁寿宫与建福宫花园题额的雄心壮志相去甚远,显示出其退政归隐的愿望,「耄期致勤倦,颐养谢尘喧」,「便能境远俗,亦自经引深」,表现出远离尘嚣、修身养性的心境。
乾隆帝景仰其皇祖,欣赏代表中国封建历史上最高的品德——「禅让」制度,「尧舜传心是所钦」。他将自己标榜成舜一样伟大的帝王,自认真正承袭了舜禹的皇位转让,希望自己能够营造一个象征尧舜禹的辉煌年代。紧邻建福宫花园的重华宫是乾隆帝的龙潜之地,「重华」之名取自上古舜继尧位,后人以尧天舜日比喻理想的太平盛世。以此为名,意在颂扬乾隆帝有舜之德,继位名正言顺,能使国家有尧舜之治。宁寿宫则是乾隆皇帝为实行「禅让」制度的太上皇颐养天年准备的,实现尧舜禹的权利更替,遂有「耄期未逮称倦勤,敢与重华拟比肩」之诗句(《倦勤斋》,《清高宗御制诗》五集卷四三)。
从「建福」到「宁寿」,乾隆皇帝犹如舜帝上接尧帝,下传禹位,完成尧舜禹的权力转化,成为一位「位名禄寿德」五福齐全的君王,宁寿宫花园在建园思想上,即是在建福宫花园基础上的继承与发展。
曾几何时,在乾隆帝政歇闲时,手握三清茶诗碗,殿内摆放着巧夺天工的双面缂丝屏风,象征着皇权的明黄色屏风上,装饰着仙山楼阁图景:云雾缭绕、仙鹤恬静安详,阁楼殿宇掩映于蓊郁的林木之中,小桥流水,群山楼阁,其意境深远,令人仿佛置身美轮美奂的人间仙境。长案上摆放着高古的青铜器,刚刚品鉴完的定窑刻龙纹大碗、官窑贯耳小壶、官均玫瑰紫釉色花盆,博古架子上错落着乾隆慕古所制的仿汝桃形洗、仿龙泉青釉洗。由早年「敬胜」,得晚年之「倦勤」,鉴古怀古,品评品赏,这样的文人生活,才是乾隆帝心心念念的生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