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5573 清乾隆 洋彩胭脂红地八宝纹罐

洋彩胭脂红地八宝纹罐
拍品信息
LOT号 5573 作品名称 清乾隆 洋彩胭脂红地八宝纹罐
作者 -- 尺寸 高33cm 创作年代 清乾隆
估价 3,000,000-4,000,000 成交价 RMB 3,795,000
材质 形制

「大清乾隆年制」款
备注
英国藏家旧藏

满清皇室笃信藏传佛教,尤以康雍乾三朝为最,至乾隆时期藏传佛教的影响达到顶峰极致,乾隆帝更是从个人行为和国家行为两方面去实践着 他的崇佛信念,其自命为「佛心天子」,一生六度朝礼五台山,前后历时数十载完成汉文、满文大藏经的雕印工作,是为乾隆朝崇佛的空前绝后之壮举。乾隆时期宫中遍设佛殿,紫禁城中先后修建了中正殿,雨花阁、宝相楼、吉云楼、梵华楼、佛日楼等三十多处藏传佛教殿堂,连皇家御苑中也梵剎林立。因此,佛教题材成为清宫御瓷的重要装饰纹样,本件即为一例。其造型饱满,唇口束颈,溜肩,斜直腹,通体施彩绘。口沿绘卷草纹一周,下以果绿釉为地,绘如意云头纹,足胫绘层层套迭的五色变形莲瓣纹,口沿、足沿均描绘金彩,腹部以大面积的胭脂红彩为地,色泽匀净厚润,上绘折枝宝相莲花八朵,上分托轮、螺、幢、伞、花、瓶、鱼、结等八种藏传佛教的法宝,其间又绘百合、西番莲等具有西洋意趣的折枝花卉,枝叶舒展,整个画面布局繁复,密而不乱。绘画笔触细腻,状物逼真,设色精妍,明显运用了西方绘画技法,如宝瓶上的纹饰细节、法螺上的黑色斑点皆一一描绘,丝带飘逸,极具动感,花瓣颜色由嫩绿至粉红的过渡自然,正是宫廷文档中所记载的「洋彩」。
洋彩瓷器的成熟与流行,使得西洋技法与西洋题材在清宫瓷器上得到完美结合,品格不凡,铸就了中国陶瓷史上一段洋溢西洋气息的绮丽篇章,其创立者正是此时的御窑厂督陶官唐英。「洋彩」名称最早出现于雍正十三年(1735年)唐英所撰之《陶务述略碑记》:「洋彩器皿,本朝新仿西洋法琅画法,人物、山水、花卉、翎毛,无不精细入微。」该碑据实记载,凭此表明清宫洋彩至少在雍正晚期已被珠山御窑厂成功烧制。洋彩的绘画设色妍丽繁缛,有别于传统技法,更需要画工高超的绘画功底与丰富的经验。唐英在乾隆八年奉谕编撰完成的《陶冶图册》第十七编「圆琢洋采」中曾作如此评述:「圆琢白器,五采绘画,摹仿西洋,故曰洋采。须素习绘事高手,将各种颜料研细调和,以白瓷片绘染烧试,必熟谙颜料、火候之性,始可由粗及细,熟中生巧,总以眼明、心细、手准为佳。所用颜料与法琅色同,其调色之法有三:一用芸香油,一用胶水,一用清水。盖油色便于渲染,胶水所调便于拓抹,而清水之色则便于堆填也。」文中明确指出洋彩的两个重要特点:使用西方绘画技法,颜料与瓷胎画珐琅相同。
本品所施胭脂红釉创烧于清康熙末年,它是一种以微量金作着色剂、在炉内经800℃左右烘烧而成的低温红釉。由于这种红料是从欧洲转入,故被称为「洋金红」或「西洋红」,又由于这种红釉颇如妇女化妆用的胭脂之色,故又名「胭脂红」,其呈色根据其烧造时掺入黄金的多寡而有深浅之分,含金量越高,胭脂色越浓,本品色泽沈郁,金含量必然颇高,亦可见其制作之资必然十分昂贵。类似风格作品可参照本公司2009年春季拍卖会第1351号拍品「清乾隆 胭脂红地粉彩佛塔」及2017年秋季拍卖会第5186号拍品「清乾隆 御制胭脂红地洋彩八吉祥贲巴瓶 一对」,以上与本品风格均颇为接近,亦是以胭脂红为地绘八宝纹饰,且都为佛堂陈设所用,由此可见乾隆御窑于此类礼佛佳器的投入可谓不计成本,也体现了「佛心天子」乾隆皇帝礼佛之心的一片赤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