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2811 吴冠中 1988年作 泼墨漓江 镜心

泼墨漓江
拍品信息
LOT号 2811 作品名称 吴冠中 1988年作 泼墨漓江 镜心
作者 吴冠中 尺寸 65×130cm 创作年代 1988年作
估价 4,500,000-6,500,000 成交价 RMB 9,200,000
材质 设色纸本 形制 镜心
【著录】
1.《情感·创新——吴冠中水墨里程》,第34页,湖南美术出版社,2004年。
2.《彩面朝天——吴冠中的世界》,第161页,上海画报出版社,2005年。
3.《吴冠中全集6》,第198页,湖南美术出版社,2007年。
【题识】泼墨漓江,旧思量,新梦长!一九八八年,吴冠中。
【印文】荼、吴冠中印、八十年代
【展览】
1.“情感·创新——吴冠中水墨里程”法国巴黎首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米罗厅,2004年6月。
2.“情感·创新——吴冠中水墨里程”中国北京展中国美术馆,2004年7月2日 —7月10日。

【说明】1988年所画的《泼墨漓江》是吴冠中自己比较喜爱作品。90年代末,当收藏家、玥宝斋主郭庆祥拿这幅画给吴冠中看时,吴老还清晰的记得其中的题诗。“泼墨漓江,旧思量,新梦长!一九八八年吴冠中”为画中题识,钤印为“吴冠中印、荼、八十年代”。此画长65厘米,宽130厘米。吴冠中用泼墨来表现漓江山水的奔涌之势,使泼墨之法与山势之动相得益彰,画面中的泼墨山,大气磅礡,纵横千里,吞噬万有。山势的奔腾不息,和水流的波澜不兴恰成鲜明的对比,动静之间,彰显大美。

“水似青罗带,山似碧玉簪”,杜甫对漓江的感受引起许多人的共鸣,也引起我的共鸣。细分析,青与碧是类似色,只是和谐,二者并列时色彩感不强,或令人忘记了色彩(绘画中色彩结构之复杂性)之存在。减弱了色彩的复杂性,丝绸或玉器之类的质感反易突出,从造型角度看,“罗带”与“玉簪”才是漓江山水的本质之美。
我多次画漓江,油画、水彩、水墨,大都着力于江山如画的倒影之美,着力于酥软、柔和的情调之渲染,但往往只表现了江山之一角。我想将罗带与玉簪的对照之美,构成酥软与柔和的虚实之美,作为充溢整个画面的主角。山之倒影虽加强了山之层次,但有意无意间又割断了罗带。罗带,那是漓江命脉。我首先保住罗带的飘逸无阻,不染倒影;同时强调远远近近的山之层次,着意表达玉簪的半透明质感,因此干、湿、浓、淡,大块的虚实对照都为了追求酥软与柔和;道是有色却无色,色是和墨并用的,一味为了显示漓江山水的氛围之气。若真能表达空气湿润的江山韵味,则青碧也可,墨彩也可,道是无色却有色了。
——《吴冠中绘画形式分析》(节选)

动静之间,彰显大美
─吴冠中《泼墨漓江》赏析
《泼墨漓江》是吴冠中一次新的成功实验。此作一反前此作品的风格,跳脱自己此前的语言模式,把大泼墨与小写意全动的整合,创作了一种全新的绘画语言风格。
画面中的泼墨山,大气磅礡,纵横千里,吞噬万有,颇得刘禹锡的观潮诗“八月涛声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须与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作雪堆”的无俦气势。画家用泼墨来表现象鼻山的奔涌之势,使泼墨之法与山势之动相得益彰:无泼墨,则不足以表山之动势;无山势,则不足以验证泼墨之法。画家笔下这绵延涌动的山,恰如奔腾不止的兽脊,又如强挟风雷的潮涌,奔袭、汹涌、滂沱、惊心动魄、一泻千里、雷霆万钧,起于不可不起,止于不可不止。最妙的是山的尾,凭空而起,鸟瞰众生,似全无半点凭仗,生生停在空中,造成一种惊心动魄的紧张,让读者的神以为之战栗、心跳为之加速。
《泼墨漓江》不同于其他作品的地方是,画家在同一画面中组织起两种完全不同的“势”,渲染两种完全不妥协的“势”,并在这种极致的落差中表现审美对象的本质属性,借张力来诠释、宣泄。山势的奔腾不息,与水流的波澜不兴恰成鲜明的对比。而依山而起的民居、静默的渔船、嫣然的红日,甚至是夕阳下的远山,又无一不在视觉效果上强烈的补充、强化着这种对比叙事。惟其极写山之极动,方极显水之极静;而惟其极状水之极静,山之极动方见于其中。
此作的另一个过人之处是,把本来应该是静的山表现为律动和奔涌的势,而把本该是动的水表现为平静和安详的诗,即把客体异化、反化,并赋予他舞生动的品格。除了民居,所有该动的都沈默,所有该静的都跳跃。
但即使这种有别于其他作品的风格,也还是打上了吴冠中坚实的烙印。无论点线的变化还是色块的强弱,都是吴冠中式的。
把两种完全不同的“势”组织起来,使之完全妥协于彼此、融合于彼此,构成完全对立的叙事,造成惊心动魄的震撼性视觉效果,放眼当今画坛,非吴冠中不能为,非吴冠中之笔不能到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