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2674 傅抱石 1961年作 千山竞秀 镜心

千山竞秀
拍品信息
LOT号 2674 作品名称 傅抱石 1961年作 千山竞秀 镜心
作者 傅抱石 尺寸 103×144cm 创作年代 1961年作
估价 10,000,000-15,000,000 成交价 RMB 16,675,000
材质 设色纸本 形制 镜心
【著录】
1.《1962年辽宁美术出版社年历》,插图,辽宁美术出版社,1961年。
2.《傅抱石关山月东北写生画选》,图版二,辽宁美术出版社,1964年。
3.《傅抱石大典》,第269页,古吴轩出版社,2004年7月。
4.《傅抱石年谱》,第245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题识】千山竞秀。一九六一年八月,傅抱石、关山月合作写赠辽宁宾馆。
【印文】抱石之印、关山月印、一九六一
【鉴藏印】辽宁省博物馆珍藏
竞投本件拍品,请与本公司有关业务人员联系提前办理特殊竞投号牌。
傅抱石在一篇文章中说:
只有深入生活,才能够有助于理解传统,从而正确地继承传统;也只有深入生活,才能提创造性地发展传统。笔墨技法,不仅仅源自生活并服从一定的主题内容,同时它又是时代的脉搏和作者的思想、感情的反映。我觉得……通过新的生活感受,不能不要求在原有的笔墨技法的基础之上,大胆地赋以新的生命,大胆地寻求新的形式技法,使我们的笔墨能够有力地表达对新的时代、新的生活的歌颂与热爱。换句话,就是不能不要求「变」。
1951年,关山月在《中国画如何为人民服务》中说:
我认为「深入生活」是改造中国画一个基本条件,只有深入生活,才能产生为我们这个时代所需要的新内容,根据这些新内容,才能产生新的形式,而且必须从实际需要来认识「思想决定内容,内容决定形式」这个真理,这种新写实主义的绘画形式,才能丰富了民族气派的新作风,才是人民所喜欢所需要的新美术。

殿堂级山水巨制
———从《江山如此多娇》到《千山竞秀》
笔墨当随时代
1942年,毛泽东发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提出了文艺为人民大众服务、为工农兵服务的方针,强调生活是创作的源泉。许多艺术家纷纷响应号召,走出画室,感受祖国山河的壮美,描绘新时代建设的热烈场面。傅抱石、关山月是其中的佼佼者。
傅抱石、关山月「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遍游祖国山川,用笔墨描绘新时代。傅抱石是石涛的狂热拥趸,名字中的「石」字,即来自石涛。石涛「搜尽奇峰打草稿」、「笔墨当随时代」等艺术主张,均在傅抱石的艺术创作中得到实践。傅抱石于1957年率团赴捷克斯洛伐克、罗马尼亚访问写生;1960年,率江苏国画院画家,经历六个省的十多个城市,作二万三千里的旅行写生。后出版画集,举办展览。
关山月早年受高剑父的影响。高剑父是倡导「新国画运动」的先驱,强调艺术家的社会责任感和艺术的大众化价值。这种主张对关山月影响至深,他常说「不动,我便没有画;不受大地的刺激,我便没有画。」1940年代,关山月作出了万里行的计划,沿着西南、西北的路线,描绘名山大川,摹写人民生活;于1946年下南洋访问写生;1956年访问波兰;1958年,到欧洲主持「中国近百年绘画展览」。《老石匠》、《新开发的公路》、《武汉长江大桥兴建前》、《汉水桥》、《武钢工地》等作品均创作于这一时期。
正是基于对「搜尽奇峰打草稿」、「笔墨当随时代」、「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等理念的认同与实践,在确定《江山如此多娇》画家人选时,傅抱石、关山月脱颖而出。
江山如此多娇
1959年,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十周年,傅抱石、关山月接受委托绘制巨幅作品《江山如此多娇》。「江山如此多娇」出自毛泽东《沁园春·雪》词意,表达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与称颂。
多年后,关山月回顾这段创作经历时说,当时能够合作的很好,正是由于两人对「笔墨当随时代」,「艺术不能脱离政治,但不是政治的附属」等理念的一致认同。在创作《江山如此多娇》时,两位画家做到了各自保留画风而又协调统一。
《江山如此多娇》是傅抱石古典浪漫主义与关山月新写实主义风格的完美结合。画面同时出现了我国东南西北不同地貌和春夏秋冬不同气候,奼紫嫣红与皑皑白雪同在,构成了「红妆素裹,分外妖娆」的奇观。
傅抱石、关山月能接此重任,除了二人在艺术上的成就及年富力强外,作为分管大会堂建设的主要领导之一,郭沫若应该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傅抱石与郭沫若相识已久,且常有诗画互赠。郭沫若一生为傅抱石作画题诗近四十首,而傅抱石则专门为郭沫若作画达二十余幅。早在重庆时,傅抱石曾赠郭沫若《桐荫读画》等。1952年为贺郭沫若花甲寿诞,傅抱石精心绘制《九老图》相赠。20世纪40年代,关山月赴西北写生后在重庆举办「西北纪游画展」,郭沫若对他推崇备至,称其为「国画之曙光」。
兹游奇绝冠平生——东北写生之行
1961年5月6日,傅抱石、关山月再次相聚于北京,受命重画《江山如此多娇》,后经人大决定不再重画。于是,在有关方面安排下,傅、关二人共赴东北旅行写生。6月至9月底,他们访长春、吉林、延边、长白山、哈尔滨、牡丹江、镜泊湖、沈阳、鞍山、千山、抚顺、旅大等地,行程四千多里,勾写了大量的写生稿,创作作品数十幅,举行座谈会十余次。
东北旅行写生,在傅抱石、关山月的艺术生命中均具有非比寻常的意义。如果说,金刚坡时期,西南、西北写生,分别是傅抱石、关山月创作的第一个高潮。那么,东北写生则是他们艺术创作的第二个高潮。东北自然景观的震撼和重工业建设的如火如荼,给他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傅抱石多次称此行「兹游奇绝冠平生」。他们创作了《煤都壮观》、《绿满钢都》、《天池飞瀑》、《天池临海》、《镜泊夏日》、《呵!长白山》、《和平的图门江》、《长白林区》、《镜泊飞瀑》等作品。
傅抱石在谈到东北写生感受时说:「到了东北,别是一番天地,没有去过是无从想象的。看到茫茫雪原和林海,过去的技法都不够用了,我将有新的尝试。」写生归来,傅抱石兴致勃勃地对黄苗子说:「前人早就说过,山水画的皴法是从画家接触到的真山真水中体会出来,而不是画家为了好看,就能在画室里凭想象把 ‘披麻’、‘解索’画出来的。这次到东北,使我见到东北许多山水的形质奇诡,绝不是过去的‘斧劈’、‘披麻’……所能表现的,原因是我国过去的画家由于条件的限制,足迹很少到关外,他们未见我国东北部山川的面貌。因此我到了长白山和镜泊湖等地,亲自感受到那里的水石嶙峋,使我悟出新的皴法来。我主张画家们今后多到东北写生,这就会给国画开辟一个新的境界。」
根据《傅抱石年谱》记载,傅抱石一行8月来到鞍山,8月9日游千山。千山由近千座状似莲花的奇峰组成,自然风光十分秀丽。它虽无五岳之雄峻,却有千峰之壮美,以独特的群体英姿,像一幅无穷无尽的天然画卷,展示在辽东大地上。「欲向青天数花朵,九百九十九芙蓉」,这是清代诗人姚元之对千山的绝唱。千山亦是道教主流全真派圣地。有人云:「识得关东千山秀,不看五岳也无悔」。
傅抱石、关山月都以「千山」为主题,创作过多幅作品。关山月1961年作《假日》、《千山假日》。傅抱石在此后创作了多件,如南京博物院藏1961年《假日千山》、1962年《假日千山》,1963年《千山竞秀》,荣宝斋旧藏1964年作《千山云起》。此外,南京博物院另藏多件傅抱石60年代作《千山假日》等。
1964年,由辽宁美术出版社整理出版的《傅抱石、关山月东北写生画选》,甄选精品42件,其中刊登了唯一一件傅抱石、关山月合作的作品就是此幅《千山竞秀》,这也是据笔者所知,除《江山如此多娇》外,两位大师为大型空间特别定制、描绘的不多的精品力作,尺幅之大,甚为罕见。
不同于关山月的近景式构图,傅抱石的「千山」作品,无论画幅横、纵,所取的角度均同本幅《千山竞秀》一致,可见傅抱石对这一母题,这一视角之情有独钟。可以确定的是,在合作《千山竞秀》时,当是采用了傅抱石的构图建议,可推测他在作品的创作过程中起了主导作用。
《千山竞秀》近景松林密布,寺观隐现;远景崇山峻岭,连绵起伏,巍峨壮观,是为千峰竞秀;远山、近树间,云雾缭绕。如果说傅抱石、关山月在初次合作《江山如此多娇》时,用笔略显拘谨的话。那么,此次合作《千山竞秀》可谓各取所长,将彼此的笔墨优势发挥的淋漓尽致。关山月绘近景坡石、松林、寺观,刻画细致;傅抱石以「抱石皴」画千山,淡墨皴远山,中景留白,计白当黑,如云似水。两位画家在运笔上工写结合,配合默契,使画面和谐统一。
从画面中可以看出,关山月比较关注细节,而傅抱石更注重画面整体气势的把握。这或许与他们的性格有关,关山月相对严肃,而傅抱石肆意洒脱,无酒不欢,曾刻闲章「往往醉后」。
另根据傅抱石年谱记载「8月,与关山月合作《千山竞秀》,赠辽宁宾馆。」同年被辽宁美术出版社选用1962年年历。可见作品在当时的国画界影响力之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