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2696 陈少梅 1938年作 七夕图 立轴

七夕图
拍品信息
LOT号 2696 作品名称 陈少梅 1938年作 七夕图 立轴
作者 陈少梅 尺寸 118×63cm 创作年代 1938年作
估价 500,000-800,000 成交价 RMB 575,000
材质 设色绢本 形制 立轴

【题识】七夕图。戊寅八月,少梅。
【印文】云彰、少梅
名画家陈少梅先生,为近代画坛之名宿,蜚声艺坛垂二十载,其画兼南北二宗之长,用笔劲拔,气韵高古,清逸之致,沁人心脾,盖其天才既高,致力又勤,实至名归,宜其然也。陈氏为人豪放不羁,重于友情,不汲汲于名利,生平唯好读书,画苑典籍,批阅殆遍,作画之余,手不释卷,击节高吟,富于豪侠气概,其画室在津门成都道,该地楼宇相连,绿树成行,风景优美,室中悬宋元名迹甚多,奇书插架,使人悠然神往,陈氏构画其中,大有世外桃源之概。
——1947年《天津民国日报画刊》载
因其山水必有人物点缀,人物画必有山水环衬,所以,他能在山水与人物的结合中把各种不同的表现方法冶为一炉,并根据题材和情感的要求,创造了谨细、清秀、粗放等不同的艺术面貌。
——刘曦林

起纸不过三十年,起笔则三百年
陈少梅与院体北宗绘画领域的贡献,在二十世纪当属最杰出的画家之一。他或许在明代仇英后为第一之人,而陈少梅出身书香门第.故少梅虽处处从北宗院体出,然笔墨之处处讲究,设色之明丽淡雅,造型之飘逸隽秀,诗书画之浑然一气,则与纯院体北宗又大不相同. 历史上或唯有唐寅唐伯虎身为文人而习北宗院体可与少梅相较。
——林木
陈少梅在父亲的影响下研读了各种古文辞章、诗词绘画等,文学修养和艺术品位等都比较高,这些为陈少梅后来的山水画创作奠定了坚实的文学基础,比如陈少梅山水画中的古典意境、隐士形象、脱俗之气等都与父亲的教育和影响密切相关。陈少梅也是金北楼最得意的弟子。金北楼曾说过,陈少梅超诣绝群,必以过我。承袭恩师金北楼的教诲和绘画理念,陈少梅认识到追溯传统、以古为师的重要性,大量观摩研习了古代名家的山水画作,在长期浸淫中获得自己的理解感悟,融会贯通而在自然而然之中形成自己的绘画特色,师古通变。陈少梅绘画风格由不同程度的多种因素影响而形成。家乡芙蓉国的美景山水作为最早的范本为其提供了丰富的绘画习作素材。而书香世家的感染熏陶和父亲的言传身教,使其后来的山水画虽非文人画却又体现出文人画的思想气息和一种优美的诗意。恩师金北楼的悉心教导及大量的古画作研习,使少梅先生打下了坚实的笔墨传统功底,形成了一种相对开放包容的思想,他拆除画派门墙,广采博取,兼攻形色,齐头并进,最终以清润明洁、灵秀雅丽的面貌,成为近现代最具创造性的画家之一。
陈少梅的人物画造诣极高,备受推崇。他能够将山水和人物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构图别致,充满意境。他的人物画题材丰富,有文人墨客、仕女孩童、罗汉观音以及其他神话传说人物等,包罗万象。人物形态描绘细腻,落落大方,形象生动。根据题材变化,笔锋时而刚劲,时而柔弱。
此幅《七夕》作于1938年,是陈少梅转型期的代表作品,此时的陈少梅师法马、夏遗规,旁涉荆、关、李、郭之法,去其刻露刚猛之气,增添清雅之韵,然能突出气骨而不失粗放,初步昭示出他成熟期的典型风格。在运笔上,强调节奏快速;在墨法上,力求剔透玲珑;在造型上,讲究方硬奇峭;在意态上,注重清新明亮。
《七夕图》取材「牛郎织女」的故事,画面简约、大方,处于中间段的织女正飘然升天,这从人物的衣饰飘带就可看出。织女含情脉脉,正回首引领着牛郎。而作为「凡胎」的牛郎,则紧张地双手抓紧织女垂下的丝带……牛郎颇具书卷气息,而织女略施粉黛,清丽脱俗,人物线条柔软但又不失力度,两人深情对视。绢本淡设色,人物刻画细腻,衣纹线条勾勒准确、干净,刚柔相济,有「吴带当风」之妙。用色不多,但极为讲究,处处体现了作者高超的绘画技艺。「当代唐伯虎」实非过誉之词。
云海以墨的湿、浓、淡等层次和墨韵肌理写出,墨中见笔,笔中见墨,陈少梅独特的用笔方法使得其笔墨层次变化丰富而独具特色,流露出着淡淡的朦胧和哀愁;界画勾勒出的宫殿一角隐约在云深处,这也是陈少梅个性化绘画语言的重要标志。人物的线条,陈少梅则以笔锋稍长的狼毫写出,这种以中锋勾勒线条呈现出力透纸背的功力,线条中蕴含书法意味灵活多变,揉和了北宗之力与南宗之韵。陈少梅将富于想象力的文学意境转化成了能够身临其境的视觉形象,实为难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