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5066 清雍正 仿官釉六方垂肩花大瓶

仿官釉六方垂肩花大瓶
拍品信息
LOT号 5066 作品名称 清雍正 仿官釉六方垂肩花大瓶
作者 -- 尺寸 高67cm 创作年代 清雍正
估价 4,000,000-6,000,000 成交价 RMB --
材质 形制

「大清雍正年制」款
备注
北京保利,2014.06.04,lot6256

雍正皇帝仰慕古风,富于文人趣味,尤其是对宋器颇为钟情,以宋人审美为自身品味追求的典范。此一时期仿古颜色釉辈出,斑斓多彩,成就空前绝后,刘子芬《竹园陶说》「雍窑珍品多仿古,当时由宫中发出古瓷甚多,交御器厂仿制,制作有本,好其出器甚精。」而宋官窑为宋器之精粹,千百年来以古朴典雅之气质折服无数钦慕者,明张谦德《瓶花谱》中赞曰:「尚古莫如铜器,窑则柴、汝最贵而世绝无之,官、哥、宣、定为当今第一珍品。」故雍正御窑对摹造官窑瓷器尤为重视,多次奉旨烧造,如《清档》载:「雍正七年,三月二十日,郎中海望持出白定窑磁小瓶一件。奉旨:比此瓶大些的小些的,或官釉,或别样釉水。照此样交怡亲王,着年希尧做。」;「四月初二日,太监刘希文交来大官窑瓶一件。传旨:做木样交年希尧,照样烧造几件,钦此。」
又据明代袁宏道(1568-1610)《瓶史》记述:「尝见江南人家所藏旧觚,青翠入骨,砂斑垤起,可谓花之金屋。其次官、哥、象、定等窑细媚滋润,皆花神之精舍也」;「瓶花之具有二:用如堂中插花,乃以汉之铜壶、太古尊、罍或官、哥大瓶。方入清供。」深谙此道的雍正皇帝,其御窑单色釉瓷器许多器形均来源于上述的「汉之铜壶、太古尊、罍或官、哥大瓶」,并成功地再现了历史上曾有的经典釉色品种,才有雍正六年唐英榷陶之后「厂内所造各种釉水、款项甚多,不能备载」的记述。
此瓶正是此番摹古风潮下的杰出代表,器身成六棱形,丰硕恢弘,气势磅礡,通体满施仿官釉,釉面润泽且密布网状开片,色泽淡雅,造型庄重,静穆高贵,以器形和釉色取胜,善于运用线条装饰。肩部凸起一道棱线将器物分上下两部分,打破六道自上而下的棱线带来的单调感,交错纵横,富于变化。底书「大清雍正年制」篆书款,所署六字青花篆书款为唐英榷陶时期的风格。整器造型比例合度,器型挺拔俊朗,硬朗而凸起的棱线,彰显出雍正御瓷清秀优雅中少有的刚阳之气。古雅隽美的造型,很好的体现了胤禛个人审美情趣。雍正一朝宫廷艺术素以精巧淡雅清新脱俗著称,御窑瓷器也最能直接体现雍正皇帝本人审美理念,其性格内敛,品位超绝。他所要求的御瓷制作都离不开一个「雅」字,反复强调要简单、高雅、秀丽、精细,据清宫造办处档案记载,雍正皇帝本人曾多次规定瓷器的造型、花纹图案,不仅要求烧成的瓷器各部分尺寸适度,而且重视气势和神韵,讲究轮廓线的韵律美,对于要烧造的御用瓷器必须经雍正皇帝审定,方可烧造。而雍正皇帝的感悟和追求最终得以实现有赖于当时唐英榷陶下的御窑厂。彼时唐英秉承圣旨悉心烧造,尤其在仿古方面,超越前代,独步一时。他按照胤禛发来内府典藏的宋官旧物,对照临摹,达到「仿古暗合,与之无二」的程度。唐英在雍正十三年《陶成纪事碑记》中对当时宫廷仿制官釉的情况有清楚的记述:「仿铁骨大观釉,有月白、粉青、大绿等三种,俱仿内发宋器色泽。」然而唐英督造的仿官釉釉层从口沿到底部,均匀整齐,没有任何流釉的现象。可见唐英在这类仿古器物上只是从一个侧面体现其意义,仿古却不泥古。更多追求的是意象而不是具象,追求的是官窑的意韵,而不是在外形上的毫厘不差。可谓崇尚古器,兼容本朝风貌,使此一时期的御窑品质达到了至美至善的境地,成功地以后仿之器诠释宋人崇尚一色纯凈之美学理念。
此式六方瓶为雍正御瓷创新器型,目前所知除本品仿官釉之外,尚有仿哥釉例,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馆藏编号中-瓷-002564;另一例茶叶末釉者,瓶口外侈,为松竹堂旧藏,售出于纽约苏富比,2002年9月19日,编号143;首都博物馆亦入藏一例撇口青釉六方大瓶;青花撇口例为Grandidier旧藏,现存巴黎吉美国立亚洲艺术博物馆,著录于《Oriental Ceramics,The World’s Great Collections》,卷7,东京,1981年,编号164,登录号G.4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