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0604 傅抱石 1961年作 太阳岛 镜心

太阳岛
拍品信息
LOT号 0604 作品名称 傅抱石 1961年作 太阳岛 镜心
作者 傅抱石 尺寸 23.5×32cm 创作年代 1961年作
估价 800,000-1,000,000 成交价 RMB 1,403,000
材质 设色纸本 形制 镜心

【题识】一九六一年七月,予访哈尔滨对江之太阳岛,傍晚归来,远见江畔人山人海度此幸福之假日,或驾一叶之扁舟,或携亲爱之稚子,尽情欢乐,此何世也!抱石因记之印象。
【印文】傅、新谕
【来源】原藏家直接得自画家本人。

傅抱石乃新中国成立后,首位以毛泽东诗意进行创作的艺术家。他深知“笔墨当随时代”的重要性,全国各地数万里的旅行写生,“搜尽奇峰打草稿”,傅抱石渐渐脱离金刚坡时期的沈郁恣肆,形成了清新而雄浑的绘画语汇,可以说,描绘新中国大好河山以及革命题材的创作,是傅抱石创作生涯最重要的组成。傅抱石将自己独特的审美、笔墨风格与时代要求完美地结合,其命维新,而傅抱石在创新上所取得的成就,足堪与张大千晚年开创的泼墨泼彩相比肩,是二十世纪中国画坛乃至世界画坛的佼佼者。
一九六一年六月,傅抱石赴东北地区旅行写生,“先后访问、游览了长春、吉林、延边朝鲜族自治州、长白山、哈尔滨、镜泊湖、沈阳,旅大等地。九月底返回北京、为期近四个月。”此行为他在现实生活题材与传统国画技法结合上提供了创新的尝试,也留下了一批优秀的作品。事实上,四九年后,画家多次远行写生,足迹遍及国内外,其创作要旨,都集中在新事物与传统技法的融合上,五十年代中期往东欧如是,上述东北之行亦如是。
观此《太阳岛》,画面主体之山石傅抱石以墨笔快速勾皴,短线斜劈而下,类似于斧劈皴和乱柴皴表现出山势的陡峭险峻;山脚处则提笔横向出锋,再转锋折下,以类似于折带皴突显错落嶙峋的山石岩壁;远山以揿倒的笔锋擦出淡墨块,提笔侧锋横刮,再辅以破笔点苔。连片的枝叶,严整致密,似蕴含着千古波澜。整幅画中,出自毛笔毫端的笔触细若游丝,出自笔肚与笔根的皴擦是飞白或疾涩粗率的线形,笔毫运转之间,曲直方圆、动静刚柔等多种变化产生凌厉飞动的效果。
此幅中“抱石皴”尤其显得潇洒随意、酣畅旷达,这其中包含了传统笔法的精髓,但又与之大相径庭,史无前例而又包罗传统的旷世笔法。正如傅氏兄弟为父亲所作的《回忆点滴》所言“时而使笔锋散开,时而又使它收拢;时而卧笔擦出大片的墨迹,时而提笔勾出挺拔的线条。墨笔的干湿浓淡,用笔的轻重缓急,线条的粗细刚柔,物体的虚实隐现,这一切都在那一支毛笔之下魔术般的显现。”
远景笔墨不多,着以落红点点,略施点染,表现出“江畔人山人海,驾一叶扁舟,携稚子”之情景,与近处巍峨的山势形成一个鲜明的对比,以小见大,起到点睛之用。傅老将自身的技法与写生相融汇,描绘的是平常生活中寻常事,画面却展现出苍茫高山中的一丝生气,此题材在市场上也是不多见。近山、远景、点景人物之间浓淡墨色之变化而产生成次感和纵深感,画面在气势磅礡里灵动起来,实是不可多见的精品。
纵观傅抱石自欧洲写生至东北写生的这一段过程,其意义已经超出了艺术自身的范围。如果说欧洲写生表达的是一种新鲜的感受,那么二万三千里和东北写生则是一种主观的探索,是把已有的知识渗透到新鲜的感受之中,使那经过几十年磨炼的笔墨适时地在新的景致和新的社会要求中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从而反映画家思想的巨大变化。而这一切则又说明了一个具有广泛社会意义的论题——传统的笔墨能够表现新的生活。通过三次旅行写生,傅抱石表现出了在新题材方面的成就,这一意义反映到特定的历史时空中,也成为傅抱石艺术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