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0939 清乾隆 粉彩锦上添花开光山水亭廓图御题诗轿瓶 (一对)

粉彩锦上添花开光山水亭廓图御题诗轿瓶
拍品信息
LOT号 0939 作品名称 清乾隆 粉彩锦上添花开光山水亭廓图御题诗轿瓶 (一对)
作者 -- 尺寸 高20cm×2 创作年代 清乾隆
估价 4,000,000-6,000,000 成交价 RMB 5,520,000
材质 形制

「大清乾隆年制」六字单行篆书款
器型方扁,为半器造型,仿花瓶制式,背面平坦有孔,以系绳悬挂。瓶撇口,束颈,颈部两侧饰螭龙耳,溜肩,方腹,台阶式撇足,底部设计巧妙,做成木座式样,与瓶身连为一体,既见工艺别致精巧,又得造型完美精致。通体纹饰精细别致,以矾红绘细密凤尾锦纹于白地之上,远观似为粉红地之感,近察方叹工艺超凡,仿佛锦织华秀,瑰丽堂皇,实为乾隆御瓷风格之典范。口沿缀蓝色点状纹饰一周,其下绘如意纹,上描金为饰。颈部、肩部、腹部以洋彩绘制缠枝花卉纹、卷草纹、螭龙纹等,肩部、近足处绘变形莲瓣纹各一圈,双耳、底座均施红釉,其上以金彩勾勒纹样为点缀。壁瓶腹部主体部位以方形开光内填诗文及绘画为饰,其中一只内绘山水亭台图,山壑纵横,远处飞鸟一二,云雾缭绕间崇山若隐若现,垂柳翠树掩映,间或桃花三两枝,山石嶙峋间屋舍俨然,亭台伫立,河边游人嬉笑赏玩,春光无限,一派生机。另一只开光内白釉墨彩隶书写就乾隆御制诗《咏挂瓶》:「官汝称名品,新瓶制更嘉。随行供啸咏,沿路撷芳华,挂处轻车称,簪来野卉斜,红尘安得近,香籁度帷纱。」后落「乾隆御题」,并钤「乾」白文与「隆」朱文玺印。背施松石绿釉,器底金彩篆书「大清乾隆年制」六字横款,古雅非常。
据康蕊君所著,「锦上添花之艺,中外皆有,乃以分层划花之法,强调饰地之间的对比。」此种技艺在中国最早见于宋代,以耀州窑和磁州窑最为著名。至清朝时差不多同时出现于紫禁城造办处及景德镇御窑厂,乃将已施釉白瓷上罩彩,剔去饰纹部分之彩料,露出白瓷,之后继续加彩,乃乾隆时期最为繁缛华丽的纹饰种类之一。
据耿宝昌《明清瓷器鉴定》记载,壁瓶造型最早出现在明代万历时期,挂于殿堂大厅墙壁或床内柱子上,供插花之用。万历十九年《遵生八笺》载:「四时插花,人作花伴,清芬满床,卧之神爽意快,冬夏两可。」足见当时文人对壁瓶的喜爱。清朝初期热度消退,直至乾隆二年唐英督陶后,将传统壁瓶加以革新,使其变得纤巧雅致,同时佐以华丽的纹饰,从而使壁瓶在诸类瓷器精品中脱颖而出,深得乾隆钟爱,以致多次赋诗赞赏,自此壁瓶作为一种经典器型为世人所喜爱。而又因乾隆一生六下江南、四次东巡,每年秋天还要到承德围场打猎,故轿撵是其主要的出行工具,为供沿途赏玩,便将壁瓶挂入轿撵,「轿瓶」之名即由此而来。乾隆不吝对壁瓶之爱,《清档》中有载,乾隆三十年元旦,景德镇御窑厂进贡了不少轿瓶,北京故宫博物院现收藏有二百四十八件乾隆时期壁瓶,形制各异,而其中一百三十八件上书有不同体例的乾隆御制诗,其中题材多为吟咏此类器物,《清高宗御制诗文全集》中便收录有七首,而在这其中,绝大多数所书御制诗均为《咏挂瓶》,正与拍品相同。该首御制诗写于乾隆八年(1742年),当时三十三岁的乾隆帝第一次东巡,从北京经过承德前往盛京,拜谒祖陵,扩建沈阳故宫,共历时三个月,途中写下此诗,表现出乾隆皇帝一路轻车骏马、意气风发的天子风范。
乾隆时期其他书有诗文例可见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品,著录于《华丽彩瓷——乾隆洋彩特展图录》中;另有一对蓝地典例,现藏于南京博物馆,著录于《康熙瓷器图录》;另一例见大维德基金会收藏,现藏于大英博物馆,出版著录于Rosemay E.Scott所著《清代宫廷瓷器》,伦敦,1998,图3;此外还有范例可见天民楼收藏,著录于《天民楼藏瓷》第一集,香港艺术博物馆,香港,1987年,图116。香港苏富比于2017年春拍中上拍一件清乾隆粉彩开光题御制诗花卉纹撇口瓶,原为山中商会旧藏,其风格与本品有诸多相似,均以开光内绘图样及题写乾隆御制诗为主,且所绘矾红凤尾纹锦地如出一辙,当时以2170万港币成交,堪为佳话。诸多典例均可见此类器甚为乾隆所钟爱,颇具影响。
来源
美国藏家旧藏
参阅:
《华丽彩瓷——乾隆洋彩特展图录》,2008,页86,图20
《天民楼藏瓷》第一集,香港艺术博物馆,香港,1987年,图116
《故宫博物院藏御制诗陶瓷器》,故宫博物院,2016,号43、55、58
香港苏富比,2017年4月5日,Lot. 3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