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保利十五周年】那些劳动的美好 都在笔下

发布时间:2020-05-01 新闻

微信图片_20200506160749.jpg


劳动,是“一寸光阴一寸金”下的珍惜,抓住利用好每一天,工作,耕耘,学习……一天下来,疲惫中品味中充实,积攒着生活的确幸,也为国家与社会贡献一己之力,为家庭与个人谋取幸福。2020年,各行各业都选择加入“云”工作,迎来的五一劳动节,让我们一起在十五周年的画作中感受劳动的美好。


微信图片_20200506160752.jpg

齐白石《耕牛

成交价:RMB 7,647,500

北京保利2018秋季拍卖会lot2314


1952年,齐白石绘制《耕牛》赠与黄琪翔将军,与此同时,目前存世可见另外两幅“姊妹版”,尺寸基本一致,亦是同一年所绘,一赠送给老舍先生,现藏于中国现代文学馆;一藏于中国美术馆。由此可知本幅《耕牛》的稀缺性。


齐白石晚年定居北京,获得成功。但在情感上,他始终想回到家乡。这种乡思,常常表现为对农事的想念。耕田就是其中之一。五十年代,齐白石成为人民艺术家,获得政府认可,老舍、黄琪翔、章伯钧等新中国的文化政界名流和他结识,他也画了许多画作为馈赠。耕田作为一种特殊的题材,不同于白石老人所常画的花卉鸡雏虾蟹,更多是身份意识,代表他自身曾经的经历,也抒发着他对农村家乡的怀念。


微信图片_20200506160755.jpg

傅抱石《芙蓉国里尽朝晖

成交价:RMB 40,250,000

北京保利2019春季拍卖会 lot2908


《七律·答友人》是答湖南友人李达、周世钊和乐天宇等同志。六十代初,李达、周世钊和乐天宇等同志先后把九嶷山的泪竹、泪竹杆毛笔和碑帖等赠送给毛主席,并写信寄诗向毛主席反映湖南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和各条战线的大好形势。毛主席看后,浮想联翩,欣然命笔,作诗相答。1960年11月20日,江苏国画工作团来到湖南,傅抱石在长沙期间曾参观许多地方,并做了许多实地写生,积累了一定数量的绘画素材,并对湖湘大地留下一番直观感受和切身体会。


《芙蓉国里尽朝晖》画面之上,大片的天空和水面留白以淡红色晕染,似有若无的暖色调烘托出「朝晖」的氛围。渔船悠闲地泊在水面上,几笔淡墨晕染点出船的倒影和远处笼罩在朝晖中形体朦胧的树木。右侧岸上则是一幅六十年代的劳动场景,有成群结队的劳动者,有飘扬的红旗,但是并不突兀,而是和谐的。傅抱石在那个喧嚣的时代以宁静的笔法描绘山水,以诗意的方式表现新生活,可谓独具一格,表达出的深邃意境与众不同,并无以替代、其发自肺腑的激动,促成高妙的诗境与神奇的画境的完美呈现,使之成为中国近现绘画史的名篇。


微信图片_20200506160757.jpg

黄胄《饲鸡图》

成交价:RMB 7,590,000

北京保利2016秋季拍卖会Lot2083


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是黄冑创作的鼎盛期。此幅画创作于1975年,这一时期黄胄经历了离开部队,转业至轻工业部工艺美术公司任顾问,赴湖北沙市、襄樊等地为工艺美术界讲学,并游览三峡,创作了不少山水精品。因“四人帮”所谓的批“黑画”运动而被迫搁笔终又重提画笔的黄胄自然是激情无限,此画作饱满的构图、欢愉的场景以及浓烈的生活气息正是画家积极生活态度的反映。画面以鸡群环绕的农妇为主要对象,其后有掩映的芭蕉叶,人物与芭蕉叶进行了不同层次的分割。农妇侧着的背影,与生气盎然的鸡群相呼应。画面素朴,布置紧凑,构图大胆而巧妙,具有强烈的生活气息,画面中间的人物刻画准确,线条流畅,虽为侧面背影,但仍然可以让人感受到女主人喂鸡时的快乐情绪。画面中的十几只鸡或啄食或站立,姿态各异,而黄胄总是在动物们的飞逐嬉戏等活动中捕捉它们,并赋予它们以感情。那浓浓的生活气息仿佛使你身临其境,画中的景物,呼之欲出。


微信图片_20200506160801.jpg

关山月《油龙出海》

成交价:RMB 14,950,000

北京保利2011春季拍卖会 Lot2479  


《油龙出海》创作于“文革”结束后的1975 年5 月,风格与60 年代作品有所不同。该画曾参加当年举办的全国美展,为表现新中国建设主题的典型作品,作者表现工业化景物的笔墨技法相当成熟。作品带有“文革”时期的视觉艺术的特色“红、光、亮”,描绘的是70 年代南海边上某个日出的早晨,前景为在火红的凤凰树衬托下,延海岸边行驶的一列油罐火车。骑自行车上早班的工人队伍前后呼应作为点缀。背景的天空中一轮红日冉冉升起,海面的波浪泛着金光。停泊于远处的远洋油轮已经做好出发的准备。这幅作品在当时十分引人注目,曾入选1955 年“第二届全国美展”。


该画是关山月20 世纪70 年代到广东茂名的石油城体验生活后回来的创作。在体验生活期间,画家通过仔细观察画了大量石油基地设备和炼油工人工作的速写。这都是体现了关氏一直强调的艺术从生活中来的主张。同时在技法上作者也敢于做各种不同技法尝试,作者为追求水波在阳光下闪烁的感觉,曾反复斟酌和试探不同的表现方式,最终作品呈现给观众的是带有强烈时代烙印的中国画改造效果。


——关坚《从谈关山月20世纪70年代山水画创作》(节选)


微信图片_20200506160804.jpg

宋文治《扬子江畔大庆花》

成交价:RMB 1,512,000

北京保利2008春季拍卖会 Lot387


父亲的这幅作品完成于1974年夏天,是为了参加当年的全国美展而作,为创作《扬子江畔大庆花》,父亲和国画院的几位画家在全国美展的前一年(l973年)夏天赴南京炼油厂写生,当时他们吃、住都在厂里,前后近月余,他们的足迹遍及炼油厂的每个角落。从炼油厂回家以后,经过短期的修整,他即投入《扬子江畔大庆花》的创作。在构思创作这幅作品的时候,父亲一反过去作品的常态,大胆采用了以工厂建筑设施为主,以山水景物为辅的构图法。凡画山水的画家都知道这样的画法要求高、难度大,创作起来很累,这对父亲来将也是一次挑战。《扬子江畔大庆花》以南京炼油厂为载体,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建设欣欣向荣、蓬勃发展的精神。为了更加突出炼油厂的宏伟气势,作品果断采用超大尺寸(140cm*184cm)。


——宋玉麟


微信图片_20200506160806.jpg

徐悲鸿 《巴人汲水》

成交价:RMB 5,865,000

北京保利2015秋季拍卖会 Lot1164


徐悲鸿先生1937年迁至重庆,国难当头的大气候和民不聊生的现实生活,使这位本来就充满人道主义思想的进步画家,更深刻地体会到了人民的疾苦,甚至把自己融汇到劳动民众之中。水在山城,来之不易。劳动人民们吃力的步履和被水桶压弯的扁担,使画家深刻地感受到那份生活的艰辛,和生活在这块土地的重庆人世代相传的抗争精神。画中头缠汗巾,赤臂裸腿的男子,弓矩着身体,肩负着重担,线条清晰的勾勒出男子青筋暴起的肌肉,观者不由的感受到劳动的艰忍。“忍看巴人惯担挑,汲登百丈路迢迢。盘中粒粒皆辛苦,辛苦还添血汗熬”。正因画家对劳动人民的体恤之深,使这一画作,这一人物,至今仍能深深震撼当今世人。


微信图片_20200506160809.jpg

陆俨少《炼钢工人

成交价:RMB 2,760,000

北京保利2014春季拍卖会 Lot2853


微信图片_20200506160812.jpg

周思聪《洗尽铅华

成交价:RMB 1,725,000    

北京保利2019秋季拍卖会 Lot2288


微信图片_20200506160814.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