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1208 吴作人 1950年代作 黄浦之雾

黄浦之雾
拍品信息
LOT号 1208 作品名称 吴作人 1950年代作 黄浦之雾
作者 吴作人 尺寸 30×20cm 创作年代 1950年代作
估价 700,000-1,000,000 成交价 RMB 782,000
材质 木板油画 形制
出版
《纪念吴作人诞辰 90周年·吴作人艺术大展》 P38 1999年版
此书组委会编审选稿人员:萧淑芳(吴作人夫人,1911-2005),侯一民(吴作人国际美术基金会理事长)、商玉生(吴作人女婿)等
《美术拍卖年鉴》 封面 2001年版
签名:黄浦之雾(上海) 吴作人(背签)
展览
1999年 纪念吴作人诞辰 90周年·吴作人艺术大展 中国美术馆 / 北京

来源
原藏家直接购自吴作人家属
艺术家在上海大厦为外滩创作了作品数张,此幅作品为其中之一

1908年,吴作人出生于江南名城苏州,在兄弟姐妹中排行第十。吴作人长到10岁时,其父亲因支持康、梁主张而遭人陷害致死。生活的艰难并未阻止他求知的欲望,在亲友的支持下,吴作人怀着对艺术的虔诚于1927年入上海艺术大学美术系学习。在这里,他结识了自己艺术事业的引路人、一生敬爱的恩师——徐悲鸿先生。他曾回忆在上海艺术大学第一次听先生讲座时的情景:“我第一次见到徐悲鸿先生,是在一个演讲会上。记得有一句话的意思是:‘诚’是从事艺术的重要品质。”
1930年3月28日至30日,田汉组织“南国社美术部展览会”,这也是吴作人第一次参加展览。4月5日,时年22岁的吴作人在上海外滩十六铺码头,登上法国邮船“阿托斯二号”,踏上了五年又五个月的留学之路。到达欧洲后,他通过不懈努力考上巴黎高等美术学校西蒙教授工作室,因成绩优异获得皇家美术学院金质奖章“桂冠生”称号。后因经济困境,得徐悲鸿支持前往比利时布鲁塞尔学习,跟随巴思天教授系统学习油画创作。留学归来,吴作人被徐悲鸿邀请到中央大学教育学院艺术科任讲师。 艰苦卓绝的八年抗战期间,吴作人经历了发妻难产去世、幼儿夭折等一系列挫折,眼睛一度失明,复明后将国恨家仇诉诸笔下,创作了一批优秀的油画作品,并在青海、敦煌、西藏、四川等地辗转写生,后回到上海。1946年4月,在上海举办的“上海美术作家协会第一届联合画展”上,吴作人与在中央大学时认识的萧淑芳分别十六年之后重逢,展览后两人开始交往。也是在这一年,他接到了徐悲鸿的两封来函,邀他北上共建国立北平艺专。是年7月,吴作人在得到萧淑芳的支持后北上,担任国立北平艺专教务主任兼西画组主任,并将此后的人生都奉献给了挚爱的艺术事业。
上海,见证了吴作人夫妇二人的爱情,也见证了其艺术的成长与成熟。就在吴作人北上前的一个月,“吴作人个人边疆旅行画展”在上海举办,徐悲鸿、郑君里、郭有守、马思聪等人纷纷撰文对其作品给予高度肯定与赞扬。他的作品因兼有中国写意特点和西方绘画明快的色彩,而进入到探索中西绘画交融的鼎盛时期。
创作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的《黄浦之雾》正是吴作人这一时期的作品。作为港口城市,上海至今约有千年的历史,最初依托于吴淞江的开发,至明永乐初年,治水开河,形成黄浦江新航道,又因航道优良,人称“江海之通津,东南之都会”。黄浦江蜿蜒约四十公里,贯串上海市区,同时也将上海一东一西分隔开来。曾经两岸往来要靠手摇舢板,后发展出官办轮渡,直到英国人威尔斯集资于1856年兴建了第一代白渡桥——“威尔斯木桥”。后经过1876年建造的第二代“外白渡桥”,1907年改木为钢结构的第三代白渡桥建设完成。再次表现自己熟悉的外滩,《黄浦之雾》褪去了《和平神下的战舰》中的矛盾冲突,而是平实地再现了解放后的上海市景,画面视野开阔,用笔轻松,反S型的构图描绘出黄浦江畔的动人一隅:拥有上百年历史的外白渡桥安静伫立,桥下船只穿行,路上行人往来,远景中的高楼大厦掩映在一片雾霭之中,全画风格写实,展现出艺术家对于西画之透视、明暗的娴熟掌握与运用,而画面独特的布局方式与虚实相生的绘画语言及写意笔触又彰显出中国传统绘画尤其是山水画的法度与神韵。纵观全幅,《黄浦之雾》展现出艺术家对于时代的敏锐感受,及其历经时代变革后的心境感受与思想升华,借黄浦江畔之一景一物,见证了近代中国的社会变迁,亦以独特的艺术语言铭刻下了属于艺术家自己的那段无可替代的个人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