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2653 吴冠中 1992年作 秩序 镜心

秩序
拍品信息
LOT号 2653 作品名称 吴冠中 1992年作 秩序 镜心
作者 吴冠中 尺寸 67.6×130.6cm 创作年代 1992年作
估价 3,800,000-4,800,000 成交价 RMB 6,670,000
材质 设色纸本 形制 镜心
【著录】《吴冠中全集7》,第160-161页,湖南美术出版社,2007年。
【款识】一九九二,吴冠中。
【印文】吴冠中印、九十年代
【展览】「吴冠中画展」,中国台湾历史博物馆和山艺术基金,1997年。
【注】此件作品的交接地点为中国香港,具体信息请联系北京保利拍卖中国书画部工作人员。
我们在《天书》、《秩序》、《书画缘》等作品中似乎可以看到,吴冠中从书法中得到的灵感与他在描绘自然的老树枯藤时所使用的粗黑虬曲的线条之间找到了相似的形式美感。中国的象形文字本身就具备种抽象的结构之美,而历经千年的书法又将其发展成为一门独特的艺术,他与西方现代的抽象艺术之间确有很多共通之处,这是吴冠中在「线的突破」和「排笔的理性构成」之外的又一大突破。事实上,吴冠中在90年代以后,对这方面的探索似乎有更大的兴趣,在2006年的「新作展」中,他甚至展出了几十幅书法作品。
——节选自《风筝之线——谈1991-1996年吴冠中水墨画创作的抽象化》柴宁
「抽象美是形式美的核心,人们对形式美和抽象美的喜爱是本能的。我小时候玩过一种万花筒,那千变万化的彩色结晶纯系抽象美。彩陶及钟鼎上杰出的纹样,更是人类童年创造抽象美才能的有力例证。若是收集一下全国各地区各民族妇女们发髻的样式,那将是一次出色的抽象美的大联展。
似与不似之间的关系其实就是具象与抽象之间的关系。我国传统绘画中的气韵生动是什么?同是表现山水或花鸟,有气韵生动与气韵不生动之别,因其间有具象和抽象的和谐或矛盾问题,美与丑的元素在作祟,这些元素是有可能抽象出来研究比较的。音乐属听觉,悦耳或呕哑嘈晰是关键,人们并不懂得空山鸟语的内容,却能分析出其所以好听的节奏规律。美术属视觉,赏心悦目和不能卒视是关键,其形式规律的分析正同于音乐。将附着在物象本身的美抽出来,就是将构成其美的因素和条件抽出来,这些因素和条件脱离了物象,是抽象的了,虽然它们是来自物象的。我认为黄宾虹老先生晚年的作品进入半抽象的境界,相比之下,早期作品太拘泥于物象,过多受于物象的拖累,其中隐藏着的、或被物象掩盖着的美的因素没有被充分揭示出来,气韵不很生动,不及晚年作品入神。文人画作品优劣各异,不能一概而论,其中优秀者是把握了具象与抽象的契合的。我认为八大山人是我国传统画家中进入抽象美领域最深远的探索者。凭黑白墨趣,凭线的动荡,透露了作者内心的不宁与哀思。他在具象中追求不定型,竭力表达「流逝」之感,他的石头往往头重脚轻,下部甚至是尖的,它是停留不住的,它在被动,即将滚去!他笔下的瓜也放不稳,浅色椭园的瓜上伏一只黑色椭园的鸟,再凭瓜蒂与鸟眼的配合,构成了太极图案式的抽象美。一反常规和常理,他画松树到根部偏偏狭窄起来,大树无根基,欲腾空而去。枝兰花,条条荷茎,都只在飘忽中略显身影,加之,作者多半用淡墨与简笔来抒写,更构成扑朔迷离的梦的境界。」
——节选自《关于抽象美》吴冠中
书法发展成抽象绘画,那是书法的支脉,它尽可能脱离了大本营而去,开疆拓土,另辟天地,它怀着传统书法的意境当可在现代世界艺术中独树新帜。但书法的大本营谁也拔不掉,其必须可读的实用价值根植与所有中国人民的心底,与世长存。
——节选自《谈书法》吴冠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