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5186 明成化-弘治 青花携琴访友梅瓶

青花携琴访友梅瓶
拍品信息
LOT号 5186 作品名称 明成化-弘治 青花携琴访友梅瓶
作者 -- 尺寸 高30cm 创作年代 明成化-弘治
估价 600,000-800,000 成交价 RMB 897,000
材质 形制


备注:
• Charles Ernest Russell罗素( 1866-1960)旧藏
• 伦敦苏富比1935年6月6日,第79号
• 伦敦古董商Bluett以33英镑购自上述拍卖;
• Alfred and Ivy Clark(艾弗瑞•克拉克伉俪)旧藏;
• Spink & Son,1974年10月,第30号,售价3000英镑;
• 美国亚利桑那藏家Sheldon and Barbara Breitbart旧藏。

展览:
• 明代青花瓷器展,第51号,伦敦东方陶瓷协会,1946年;
• 克拉克夫人藏青花瓷器展,第30号,Spink伦敦,1974年;
• 1997-2009年长期借展于美国凤凰城艺术博物馆。

本器唇口、短颈呈梯形,丰肩下渐收,胫部修长,圈足。梅瓶颈部绘卷草纹,肩部装饰锦地开光花卉,足部则饰以蕉叶纹,腹部主体通绘携琴访友人物故事图,一高士手持拐杖,逆风而行,衣襟飘逸,神态悠然,一童子怀抱古琴紧随身后,背景装饰松石、小草、云气,其小草松枝画法简单明了,云气呈灵芝形,上有层层圈点密布,这些特征均为空白期时期瓷器所特有。本瓶胎体厚重,釉汁肥厚,青花发色浓淡相宜,画面布局疏朗,笔意雄健流畅,画法粗犷大气,为明代中期的典型器物。
梅瓶作为一种具有实用、装饰、盛酒器具等多种用途的器物,在唐代就已出现,宋时逐渐流行,并以其修长的体态备受世人青睐,时称「经瓶」,明中期以后,梅瓶成为文人墨客几案之上的陈设用器,到了晚清因其小口与梅枝之瘦小形态相似,仅能容一枝梅花,改称「梅瓶」。本品釉层肥厚滋润,釉面匀净,为明代早期釉面的普遍特征。其青花人物绘画飘逸生动,笔触传神,寓意深刻,在仙境中云游,乃有宣德青花人物之风韵。

罗素是20世纪初英国最杰出的收藏家之一,从西方玻璃器、陶器 到家具绘画,他均有涉猎。1920年他开始收藏中国陶瓷精品,举世闻名的「大维德元青花云龙纹象耳对瓶」其中之一在大维德爵士入藏之前即为Russell的藏品。他对于元、明青花及清代御制官窑瓷器的鉴赏力独到而犀利,目前可知的多件名品早期皆为其藏。其宋至清代瓷器收藏部分收录于1931年R.L. Hobson著重要文献《私人收藏之中国陶瓷》(Chinese Ceramics in Private Collections),其中数件由大维德爵士(Sir Percival David)购入,现藏伦敦大英博物馆,其中包括乾隆珐琅彩锦鸡图蒜头瓶,乾隆珐琅彩梅石图茶壶,以及Liddell上校旧藏乾隆珐琅彩杏林春燕对碗中的一件(这对碗的另一件经戴福保、张宗宪先生递藏,于2006现身香港佳士得拍卖,由张永珍博士竞得)。Russell的其余藏品,包括元青花象耳瓶在内的六十余件重要瓷器,在1935至1960年间陆续于伦敦苏富比上拍。在1935年的Russell专场拍卖中,大维德爵士委托古董商Knott以360英镑拍得第89号元青花象耳瓶,与之前购于英国收藏家Hon Mountstuart William Elphinstone(蒙斯图沃德•鄂芬斯通)的另一只象耳瓶完美合璧,并重新命名「大维德瓶」,成为其一生中最重要的收藏成就。

Clark夫妇来自英国伯克郡,所藏中国古陶瓷质量精绝,与大维德爵士不相上下。其珍藏自20世纪20至40年代陆续荟集而成,直至1950年Clark先生去世。夫妇二人均为英国东方陶瓷学会(The Oriental Ceramic Society)的积极成员,东方陶瓷学会代表着西方收藏中国瓷器的最高水准,只有在艺术修为和收藏品位得到权威认可后,才能获准加入,因此许多收藏家梦寐以求成为其会员。1935-36年,英国皇家艺术学院在伦敦举办中国艺术大展(The International Exhibition of Chinese Art),这场展览至今仍被公认为最重要的一次中国艺术品展览,从全球各地(包括故宫博物院)借展逾三千件珍品。Clark夫妇积极协助筹备,并慷慨借展约六十件珍藏。而展览的发起人正是大维德爵士,他亦是当时东方陶瓷学会活跃的核心会员,可见Clark夫妇与大维德爵士交往甚笃。大维德爵士夫人在1992年的一个采访中,被问及其先生生前最仰慕的收藏时,曾这样回答:「我想是Clark……我认为这是最佳的收藏之一。规模小,由两个品味高致的人荟集……」近年香港苏富比公司拍卖的两件重要宋瓷,北宋汝窑天青釉葵花洗及北宋定窑八棱划花大碗,均为Clark伉俪的旧藏。